體樂好易:內地健身客猝死的反思

體樂好易:
內地健身客猝死的反思

前兩天有新聞報道指在內地健身室中,疑有私人教練因要追業績,不顧客人精神狀態,以掃堂方式一次操練三小時,務求盡快清堂後再游說客人買堂,令客人疑因過度操練誘發隱疾猝死。
事件被揭發後,國內大篇幅報道,大眾對健身教練亦提出不同看法,如零資歷及執照、不當經營手法、教練需兼售多元附加產品及道德和專業性憂慮等。可能很多人認為國內健身市場仍屬發展階段,監管系統尚未完整下,偶有發生此類事情不足為奇。但最可怕是在香港這個自喻先進及制度妥善城市,可能也正經歷當中的危機。
香港以往亦曾發生數宗在健身中心傷亡意外,普遍是因會員未有顧及自己身體狀況,在未有合適的強度下,誘發隱疾死亡。其中亦有不少投訴,有關健身教練未為客人提供合適運動處方,或在練習過程中未認真照顧,令客人的肌肉及關節受傷。
香港暫時未有健身教練註冊制度,健身中心或會所是沒有法例要求需招聘「合資格」的健身教練為客人提供訓練服務。現時大部份健身中心是自願及有良心地聘請「有牌教練」,從而爭取大眾的認同及市場客戶佔有率,更何況香港並沒有法定機構對健身教練作出統一監管及考核,坊間的發牌培訓學院,其專業認可性來自世界各地的組織及學府,非行內人難以分辨其優劣,當中的考核內容及技術培訓的深淺也高低不一,要獲得一紙教練證書實在並非難事。
現在所謂業內自我監管制度是極不安全,亦不健康,對公眾亦是埋伏着一個極大的炸彈。現在正有前車可鑑,但香港的立法機關仍是否會無動於衷?大家可拭目以待。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