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局津貼請人利長遠發展

用教局津貼請人
利長遠發展

【本報訊】教育局2014/15學年起推出生涯規劃津貼,為每所開辦高中課程的中學,提供每年約50萬元經常性津貼。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校長何力生坦言,外購「現盛」輔導服務雖然方便,但不利長遠發展,故用津貼聘請代課教師及教學助理分攤教師工作。

「所有班主任都要落水」

舊制會考有助篩選學生升讀預科,但新學制人人讀6年,須普及升學就業輔導。教局生涯規劃津貼用作外購輔導服務、增聘人手等,今年容許中學將津貼換成編制常額教席聘請教師。何校長笑言教師的教學工作已相當繁重,「所有班主任都要落水,定期辦成長營等活動,但真係有助老師識別有需要學生」。全校老師須學訓輔技巧,如高中老師一律要學會聯招申請及改選技巧。學校也會舉辦家長工作坊,「要畀家長知道,(生涯規劃)原來唔易」。
小童群益會計劃主任何振宇認為,時下年輕人的長處多元化,「有位年輕人上網睇片,自學點整好電腦,但未受過正規教育,社會𠵱家仲未接受到佢哋」。他認同將生命教育、生涯規劃共融,無奈不少學校為趕課程疲於奔命,除非原本已設宗教倫理或成長課,否則難有空間,希望教育局落實檢視教育制度為學校鬆綁。
■記者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