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GG鬥室】
電子競技在外國已走向職業化,近日由遊戲廠商暴雪娛樂(Blizzard)於美國加州舉行的大型遊戲展BlizzCon就雲集了世界各地好手,香港也有選手參戰,就讀恆生管理學院四年級的吳振邦(Yulsic)過五關斬六將成功取得出賽《爐石戰紀》世界盃的資格,全程美國參賽之旅都由廠商贊助,連屋企人都話可以開吓眼界,好有意思咁話!
香港人要打世界盃難不難?Yulsic為我們解釋賽制:「都幾複雜,首先比賽分為4大賽區:美洲、歐洲、中國和亞太區,然後每季每個賽區都有一名選手取得出戰世界盃資格,4季4個賽區共16名。香港屬亞太區,我喺8月贏咗香港賽事,10月已嚟過美國一次,代表台港澳打亞太區夏季冠軍賽,拎咗亞軍,但冠軍喺之前賽季已贏過,所以我就拎到亞太區夏季資格。」亞太區入面有台港澳、日本、澳洲和電競王國韓國,Yulsic晉級過程中淘汰了Alpe和Flurry兩位韓國選手,可見成功非僥倖。最終他在BlizzCon《爐石戰紀》世界盃中成績為1勝2負,12強止步。
這次世界盃12強獎金為25,000美元(約19萬港元),那Yulsic是否也投資了很多?但原來他打機基本上不會怎樣花錢,《爐石戰紀》雖有付款內容,但他甚少用真錢買新卡,基本上都是用時間換實力,靠對戰儲分抽新卡。大概玩了一年多儲夠卡牌後,在遊戲中的排名賽亦開始有一定分數,之後收到邀請參加香港比賽。後來在比賽中認識到不少認真的高手,大家會在WhatsApp群組中討論打法,上網睇比賽偷師,一起練習和參賽,開始走上電競之路。
《爐石》世盃12強:香港電競難搵食
被問到會不會以電競作事業時,Yulsic卻不表樂觀。「外國好多選手除咗比賽,仲會做直播賺錢,喺外國用英文多人睇,但喺香港做用廣東話就差好遠。」總括來說,香港玩電競仍然難有固定收入,但相關比賽也逐漸增加,即將畢業的他仍會積極參加電競運動,家人知道他打到去美國世界盃也覺驚訝,但就十分支持他出國比賽開開眼界。
原來,Yulsic玩《爐石戰紀》初期只是每兩、三天才玩一次,感到自己有能力才逐漸投入,最終打出成績也全靠認真和花時間鑽研。外人或者誤解年輕人打電競是想靠打機搵食好輕鬆,其實有不少選手都像Yulsic那樣由興趣開始慢慢認真作賽,當中也付出了大量時間和努力,心態和一般運動員的心態相似,電競夢其實也一樣講努力講鍛煉,一樣踏實。
BlizzCon 2016
日期:2016年11月4至5日
地點:美國加州安那漢會議中心
記者、攝影:司徒港燊
編輯:梁浩維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