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自家代言vs獨家贊助 - 喬靖夫

Tuesday︰自家代言vs獨家贊助 - 喬靖夫

易建聯(圖)返回中國CBA作賽,首仗馬上掀起風波,事緣他在作賽不久,就當場脫下獨家贊助CBA、且規定球員必須穿着的李寧牌球鞋,堅持換穿自己代言的Nike,引起極大爭議。
我們慣看的國際足球或者美國職業運動裏,雖然也會有獨家贊助球衣,但都容許球員穿著自己代言牌子的球鞋,不致從頭到腳「包起」。這固然因為球鞋確實對表現有重要影響,廠商贊助球星亦不只提供現成球鞋那樣簡單,常要因應球星個別需要支援,包括特別改造和訂製。單一品牌是否有能力和資源支援整個聯盟的球員,也是個問題。
就算撇除表現影響,全面獨家贊助對於賽會的長遠商業利益以至運動發展,也未必是好事。這情況在美國體壇也有發生,就是最大的綜合格鬥團體UFC,在2015年由Reebok獨家贊助所有拳手裝束。在此之前UFC拳手都能自由穿着代言牌子的拳褲,是拳手一大收入來源,亦培養出好些MMA衣着品牌。
這麼一壟斷,首先令不少UFC拳手和隊伍感到被賽會剝削,增加了敵意和離心,會考慮轉投其他MMA團體作賽;那些遭UFC「流放」的品牌也會把資源投放到其他比賽上。目前獨大的UFC隨時因此遇上有力的競爭對手。而從市場推廣角度看,過去拳手穿着不同品牌也是形象的一部份,不同設計風格的MMA裝備品牌,本身也各有擁躉,如今以單調劃一代之,等於棄掉這些分野與色彩,觀感上變得沉悶。UFC此舉,短期也許增加不少額外收益,但不免殺雞取卵。
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