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港人是有口難言的「無殼蝸牛」 - 盧峯

蘋論︰
港人是有口難言的「無殼蝸牛」 - 盧峯

近期梁振英及「梁粉」們最落力的除了在宣誓風波上不斷煽風點火,不斷發放各種不知真假的「風」以外,當然就是吹捧梁特上任四年多以來的功績,為梁振英競選連任助威及鋪路。他們說,梁振英上台以來扶貧工作有改善,屋荒及樓市問題初見成效,環境質素包括空氣比以前清新等。
可是,這些說法要不是收割前人的成績就是胡扯,沒有甚麼根據,市民也沒有感覺。就以空氣質素改善為例,大部份的改善都該歸功於前兩屆政府,他們落實了各種不同的新環保法例及措施,包括規定停車熄匙及電力公司改用更多清潔能源等,香港的路面空氣質素才因此稍有改善,藍天的日子稍稍增加。說梁振英在這方面有功怎不是混淆視聽,搶佔人家功勞。

港人物質心靈上同受煎熬

至於說住屋問題初見成效更是笑話。公屋輪候時間已升至四年以上,是回歸以來最長;私人住宅樓價、租金續創新高,教市民苦不堪言更是明擺的事實。上星期五梁振英為了挽救自己的政績,忽然宣佈推出新辣招、規定任何人包括香港永久居民買第二個住宅單位都得繳交15%印花稅,這個新政是否有效仍是未知數,但也充份反映梁振英的房屋政策不是初見成效,而是毫無成效。
若再看中大剛公佈的「香港生活質素指數」調查結果就更能發現梁振英當權後港人不但客觀生活環境惡化,日常生活質素及感覺更是不斷變壞。可以說,港人在梁振英四年管治下正面對物質上、心靈上同受煎熬的慘況,惶惶不可終日。這才是梁振英真正的「功勞」!
根據有關調查,言論自由惡化的情況最嚴重,2002年言論自由指數處於4.35的較高水平,到2014年梁振英上任兩年後首次跌至3.49,到2015年更只有2.86,意味市民感受到言論空間不斷收窄,擔心自己有關香港或內地的批評會受到當權者及建制派報復,例如被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制裁,又或被財團針對,令他們面對經濟困難,收入減少。
此外,置業負擔比率指數大跌近兩成,意味高樓價把市民壓得喘不過氣來,有樓的供得吃力,未上車的跟置業夢相距越來越遠。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整體生活質素指數較2014年明顯下降1.12,只剩下101.83。

梁倘連任言論自由再收窄

我們認為,今次調查有力的揭破梁振英及「梁粉」們的謊言,道盡了香港社會過去幾年的沉淪,其中又以言論自由及空間收窄,大家「講嘢要小心啲」的情況最令人難受。要知道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是香港的制度優勢,也是港人最引以自豪的特色。即使在英國殖民管治時代,政治架構並不開放,但言論自由及空間寬廣,不同觀點並存不悖,各方意見可以激烈爭論,但不用擔心面對甚麼打擊報復,也不會出現被圍剿、威嚇或面對文革式批鬥的情況。
可在梁振英四年任期內,為港人利益、原則發聲的人不管是藝人、專業人士、記者都得面對巨大的風險與壓力,有的被全面封殺連演出機會也沒有,有的損失發展機會,有的被建制、土共傳媒及打手圍攻,被扣上各種各樣的帽子,在網上被欺凌威嚇。市民看到這樣的轉變,怎不覺得言論空間收窄,生活環境及質素惡化呢?
北京當權者的強硬態度當然要對言論自由受威脅負上相當責任,但梁振英四年來不斷撕裂分化社會,大力把社會推向兩極化,又一再牽頭向不同意見的人士、團體發動輿論攻擊更是關鍵。正是在他的鼓動、鼓勵下,不同意見者受的攻擊變本加厲,大企業為了避免開罪政府及北京不得不加以配合,令敢言的人面對前所未見的政治壓力。市民把這些看在眼裏,自然感到說話要小心,要左顧右盼,以免惹禍。若果梁振英再連任五年,情況肯定進一步惡化,到時候整個社會變成有口難言,有志難伸。
市民生活壓力及擔子已夠重了,梁振英還令市民的言論空間不斷收窄,不能放膽說話。這樣的「成績表」實在丟人,還想連任!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