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遇暴風險沉沒港人征服海上珠峰

揚帆遇暴風險沉沒
港人征服海上珠峰

【本報訊】曾征服珠穆朗瑪峰的本港機電工程師朱棋端,今年4月駕駛帆船由香港出發,經過日本北海道、太平洋阿圖島、阿拉斯加等地,在9月17日抵達格陵蘭,成為第一艘中國帆船通過有海上珠峰之稱的北極圈西北航道。朱指旅途中帆船一度「撞正」猶如8號風球的巨風,有5%至10%沉船風險;亦目睹原本應有30%海面結冰的阿拉斯加海面已無冰,見證氣候變化為海洋帶來的影響。
記者:廖梓霖

朱棋端駕駛的帆船為探索鷹號(Eagles Quest II),在2014年購入。他指籌備今次旅程需時兩年,其間一星期只上班3天,騰出時間學習駕駛帆船、航海知識、氣候,及維修帆船的方法。今年4月22日,朱駕駛帆船離開香港,往日本北海道進發,計劃用16天橫越太平洋到阿拉斯加的荷蘭港,在當地駛入北冰洋。

旅程中船員到達不同目的地時都會上岸觀光。

航海旅程令朱棋端切身體會氣候暖化問題。受訪者提供

見證消失的冰海

朱棋端指帆船起航後,機件故障接踵而至,曾因此在北太平洋漂流3天,又在加拿大北極圈擱淺。他旅途中曾接待不同船員上船體驗揚帆,船員到達不同目的地時堅持要上岸觀光,令旅程延誤不少時間。朱表示,因為延誤,船在格陵蘭出發橫過大西洋時,遇上達烈風及暴風級的巨風,「聽到啲雨聲同風聲,就好似休息緊嘅士兵,無啦啦被召上戰場打仗」。他憶述,當時船隻入水,自動導航系統壞掉,「估計架船有5%至10%會沉,都做晒心理準備」。
朱棋端最初打算駕駛帆船往愛爾蘭南部前進,後駛往地中海,他最後臨時改變目的地航行至愛爾蘭西北部,幾經艱苦終於靠岸。因為完成西北航道的目標已達到,他遂取消地中海行程,將船隻放在愛爾蘭維修,啟程回港。
揚帆之初,朱棋端曾閱讀其他探險者的遊記,當中提及在7至8月,阿拉斯加海面應有20%至30%結冰,惟他抵達當地時,整個海面也沒有冰,「好古怪,覺得有啲唔對路」,估計與全球暖化有關,呼籲大家反思人類過份開拓能源的問題,避免氣候危機進一步惡化。
朱棋端透露,整個旅程花了120萬元,笑言:「𠵱家要返嚟香港賺錢先。」他計劃下年4月回到愛爾蘭取回完成維修的帆船,5月再度揚帆,遠渡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