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受《忘不了》影響矽谷才俊棄高薪 遷山區助殘障童

星期日專題:受《忘不了》影響
矽谷才俊棄高薪 遷山區助殘障童

【本報訊】當妻子說要到內地照顧殘障孤兒,楊偉基想起電影《忘不了》中劉青雲賣掉小巴那一幕,「你諗得太清楚,好多事都做唔到」。兩個月後,他辭掉美國矽谷的高薪厚職,舉家遠赴廣西南寧,籌建孤兒院,援助腦癱孩童。轉眼10年,受助孩童上萬計,扶貧工作也擴展至貴州窮鄉,「如果畀我揀多10次,我都會揀呢條路,生命會更加開心」,這名雲彩行動創辦人說。
記者:王家文

雲彩行動在南寧開設康復中心,為貧困的腦癱兒童支援藥物及教育。雲彩行動提供圖片

相約楊偉基在添馬公園iBakery,經常中美兩邊走的他跟妻子第一次到來,看見餐廳聘用的殘障青年工作有道,讚不絕口,「佢哋真係好叻」。他在南寧開設的復康中心也聘有一名腦癱女孩,只因她拐着走路,每天回家路上總被老人家指罵「廢物」、「去死」。女孩的回應卻撫平了他的憐憫,「我的腦有問題,但我的心沒有問題。我是腦癱,不是腦殘」。
殘障人士的胸襟總叫楊偉基動容,但他寧願社會多一點包容。有次他帶20多名腦癱小孩光顧連鎖集團快餐店,並讓小孩親自點餐,餐廳經理不滿發晦氣,「你們一下子前來,怎夠餐給其他客人」。楊偉基見狀發火,還好對方知錯道歉,但很多時殘障的生命仍被輕視。有父母帶腦癱兒子求診,醫生卻反問,「為何還養他?為甚麼不丟到福利院?他會累了你們一家」。

楊偉基今年50歲,原於美國矽谷任職電腦工程師,生活安逸。2005年5月,妻子到南寧照顧殘障孤兒後,希望能多走一步,提出舉家移居當地扶貧助弱。那時候楊偉基問自己,「我係咪會做IT做一世?」問題其實也是答案,「我想做一啲對生命有意義嘅事」。那時他正值39歲壯年,「我想用生命中最好嘅時候去幫助孤兒,如果等到退休,點夠力去同細路爬山?」
有份作決定的還有電影《忘不了》。片末劉青雲決定賣掉小巴,張栢芝問他是否想清楚,「唔諗咁多啦,諗咁清楚就唔賣」。這句對白楊偉基一直記住,「好多時人生就係咁,你諗得太清楚,有好多事都做唔到」。兩個月後,一家五口移居廣西南寧。臨行前女兒問他是否非去不可,他這樣回答,「我希望第日老咗,可以同啲孫講,你爺爺、公公一生都無憾」。

楊偉基(右)笑言當年妻子提出到廣西扶貧助弱,電影《忘不了》為他作了決定。張志華攝

楊偉基最初在當地宣明會工作,2007年跟妻子創辦雲彩行動,先成立首飾工作室協助殘障青年就業,繼而再興建孤兒院、腦癱兒童康復中心,並資助山區貧童,近年更擴展到貴州扶貧。上月他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院士,71歲母親剛做完手術,堅持坐輪椅出席,當台上讀出兒子的讚辭,她在台下一直流淚。
父母在九龍城賣牛肉養大4子女。楊偉基是長子,念至中三父母安排他到加拿大升學。但他無心讀書,大學未讀完,1985年回港,在旺角好景商場賣化妝品,結識對面舖賣時裝的妻子,回歸後舉家移民美國,改行做電腦工程。有次跟朋友說起,原來對方跟他同期到加拿大,靠做黑工苦讀大學。他很慚愧,當晚致電母親道歉,「阿媽成日同人講,生咗4個,最聰明係我,偏偏我冇讀完大學」。
出席頒授典禮的,還有專程從南寧來港的孤兒和腦癱兒童,「榮譽係屬於佢哋」。楊偉基常說,以生命改變生命,但生命是互動。他在美國的舊朋友,10年來工作依舊,只等退休。如果當年沒有看過《忘不了》,他可能也一份工做到老,「我覺得會冇咁精采」。他說再揀多10次,都會走同一條路,「可以同啲孫講,佢爺爺、公公係冇遺憾」。

《忘不了》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