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65年歷史的聖保羅書院,1851年在中西區創校, 是聖公會在香港開辦的第一間學校,主收男生,預科曾收外校女生,早年轉為直資中學,自此女生絕跡。學校百幾年來出品不少名人子弟,資深記者程翔、政界曾鈺成、勞永樂、張超雄也是入室弟子,連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演藝界呂奇、
學校作育英才,除了校長老師,校工也工不可沒。今年服務學校第46年的校工富哥(劉仕富),是聖保羅「幕後管家」,對學校一切瞭如指掌,年屆63歲也捨不得退休,「校長話做得幾耐得幾耐,除非炒我,否則我不會退休。」 富哥曾多次重讀小學,當時17歲小學畢業的他,得到哥哥及朋友介紹來到聖保羅面試,翌日便開始返工,「不用有技能的,當時主要負責打掃手工室及音樂室,人工一個月$380。」今日榮升做主管的富哥,今天掌管全校36個課室的鎖匙,連英文對答也琅琅上口 ,「自己資質太差,不是讀書材料,不過聽聽埋埋,也可以與外國老師溝通。」從前學校設校工宿舍,3間房共住12人,十多年前因校舍改建工程取消宿舍,本身有屋企的富哥依然留守學校過夜,新校舍露台的大書桌便是他的睡床,「空氣好,又不用開冷氣,望到個天空都幾好。」24小時On Call的富哥,連括八號風球也不回家,今年8月學校天花因進行工程而漏水,差點浸濕主理學校命脈的電掣房,幸得富哥留守搶救,「八號風球無工人開工,發現雨水漏到出走廊,惟一辦法便是堵塞源頭,搵布吸水,又搵渠口疏水,那時橫風橫雨,但不理了,總之要救電掣房,因為第二日學生要上課。」
雃h活動例如陸運會,需要準備水、儀器等,富哥可以一個人安排所有事,幫大家解決問題,他簡直是學校的靈魂,老師校長個個都好尊敬富哥。」舊生兼現職聖保羅數學老師的潘維凱,說富哥除了份內工作,也充當訓導老師,每天五點便趕學生回家,「富哥最鍾意站在籃球場頂趕人,我們試過扮離開,然後繼續打波,富哥又再趕多次!夠鐘喇!清場喇!」男生總是活潑好動,踢西瓜波是St.Paul仔的傳統活動,富哥怕會破壞玻璃窗。
即使被嚴懲,學生對富哥仍然尊敬有加,畢業後也經常回校探望,特別是每年的校友籃球比賽,富哥落場全場一定歡呼聲不絕,「以前學校有宿舍,工友放工就會打籃球,又會同學生打波,年年我都參加校友比賽。」即使近年的學生比從前難教,視學校為第二個家的富哥,從來沒有想過退休或離開,「我與學生相處是好開心的,即使工作很辛苦,我覺得學生給我的動力是好重要。」與富哥閒聊一個下午,大家被他逗得不亦樂乎,舊生們知道富哥的門牙幾近掉光,已準備為他配一副新假牙,不好意思接受的富哥,以沒有時間檢查婉拒,說待他退休後才配假牙去,「如果校叫我走,我就畢業囉。」
聖保羅書院開放日
日期:19/11
記者:王佩兒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