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方多次改口自相矛盾

署方多次改口自相矛盾

【本報訊】規劃署刪改分區計劃大綱圖內容,再公開宣稱青鴻路用地不屬緩衝區。該署規劃專員周日昌近日繼續到城規會接受質詢,改口承認用地仍被視作緩衝區,說法與半年前自相矛盾。

稱藍澄灣可作緩衝

城規會在今年4月召開會議,討論青鴻路斜坡地用途。有委員指出,該地原屬緩衝區,以防止有居民受碼頭的噪音及光污染滋擾。規劃署荃灣及西九龍規劃專員周日昌回應時指地皮在興建公屋後,依然會被視作緩衝區,「不過緩衝係變咗一啲住宅(擬建公屋)」。
周日昌上周再出席城規會會議,再被質詢緩衝問題,他卻一改早前說法,指90年代的研究是建議將貨櫃碼頭周邊劃作工業用途,以興建工廈阻隔碼頭污染。他稱,青鴻路用地則用作分隔工廈及附近私樓的緩衝區,但由於工業式微,周邊地皮亦變為藍澄灣(服務式住宅,地皮為商業用途)及貨櫃場,青鴻路用地因此沒必要再作緩衝區。他又指現時的藍澄灣及其前方的酒店,已達到為美景花園及長青邨阻隔碼頭污染的功能。
規劃署回覆本報時同樣指,青鴻路用地是緩衝早年碼頭周邊的工業用地,由於現時已變成藍澄灣,故沒必要再作緩衝。不過,上一版本的分區計劃大綱圖明確指出青鴻路用地是用作阻隔住宅及貨櫃碼頭,與該署及周日昌的說法不符,規劃署亦無回應大綱圖的寫法。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青鴻路該幅地皮計劃興建的公屋落成後,居民將直接面對碼頭的嘈音及光污染。尹稱會向發展局及運房局跟進事件,要求合理解釋。
■記者梁御和

周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