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發局選戰】
【本報訊】新一屆藝術發展局委員選舉本月下旬舉行,其中最矚目對戰,是上屆爆冷當選戲劇界代表的黃秋生今屆競逐連任,與演藝學院師弟李俊亮對戰。黃秋生大打經驗牌,稱在任3年已摸索出藝發局的遊戲規則,並質疑李俊亮欠經驗,「如果唔係我(當選),未來嗰3年唔亂,我批頭」。李俊亮則不回應黃秋生的批評,稱會集中做實事,冀成業界中間人將聲音帶入藝發局。
記者:張文鈴
黃秋生與李俊亮的政綱大同小異,包括關注劇團場地、資助等問題。界別內人士透露,李俊亮獲一批演藝學院年輕畢業生支持;黃秋生則對這位年輕10歲的師弟句句有骨,不相信新人入局能改變舊風氣,「人轉咗就變得到㗎咩……下面有𡃁就得喇咩?叔父都唔支持你」。
自詡熟悉馬逢國非李可比
黃又表明不信李能落實政網,「因為佢唔係我囉,邊個睬你?」他又稱與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熟稔,會對馬說:「光頭仔,幾時食飯?你李俊亮得唔得?你慢慢㩒鐘啦,你打電話約見都未必見你」。
對於李俊亮爭取傑出劇團直接「升格」獲民政局資助,黃秋生稱上屆已提出,反呼籲李俊亮的提名人「到時唔好縮沙,要幫佢至好」。黃秋生的政綱與上屆大致相同,包括爭取工廈用途改變予表演團體、局內增設「舞台設計及技術藝術」藝術組別等,惟至今仍未兌現。
黃解釋,曾提出過工廈問題,但發現牽涉多個部門,藝發局無能為力,其他部門又沒有共識。另一項是李俊亮沒有的政綱,即爭取設立舞台設計及技術藝術組別,黃稱就是希望「做埋」這項承諾才競逐連任,強調是責任問題,透露有藝發局內人士鼓勵他做多一屆就有望兌現承諾。
從事表演藝術教育的李俊亮在戲劇行業20多年,自稱走中間路線,因不屬於大劇團,也非親某劇團,同時願意接觸和聆聽不同年代的行內人,相信其優勢是成為橋樑將業界聲音帶入藝發局。對於有傳業界不滿黃秋生過去3年任戲劇界代表表現,他稱黃「仲有空間可以再做好啲」,但拒進一步評論。
李俊亮冀設業界薪酬標準
李俊亮表示,藝術發展局過去未能回應業界發展需要,「劇團關注係場地、將來嘅發展,點樣提升創作同資助,令作品喺更加好嘅條件下衍生」。李俊亮指出,藝發局資助創作人士的金額其實很少,「可能幾萬蚊一個project(項目)」,當金額不足以完成作品,創作人士就須做其他工作補貼,變相對創作時間打折扣,所以藝術家在生活和創作之間陷於兩難,他冀當選後研究設業界薪酬標準參考。
他又指,藝發局過往推廣不足,未能擴展觀眾層面,「20年前係咁多觀眾,20年後又係咁多觀眾」,藝術仍被視為難以接觸,「我有個夢想,就係有一日坐的士,個的士司機認出你係邊個劇團,做過啲咩戲,又或者大台喺黃金時段播放文化節目」,希望將藝術帶到普羅大眾,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
藝發局選舉詳情
日 期︰11月27日至28日
時 間︰上午8時至下午10時
投票站︰旺角社區會堂
選民資格︰右列10組別的合資格登記選民
選民人數︰5,864人
投票方式︰每人票選所屬及其他組別代表,今屆有6組別有競爭,即有6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