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健康online】養陰潤燥食療 抵抗秋天皮膚乾與唇裂

【動畫●健康online】
養陰潤燥食療 抵抗秋天皮膚乾與唇裂

秋天經常口乾唇裂、皮膚繃緊,沖完熱水涼更周身痕癢,或受「秋燥」襲擊,引起種種乾燥表現。註冊中醫師許素宜表示,乾燥型體質及陰虛火旺人士尤其易受秋燥影響,建議秋季要注意補肺潤燥及平補,提防燥邪入侵,對抗皮膚「爆拆」及唇裂,建議吃百合、沙參、梨,少吃西瓜、冬瓜、綠豆等寒涼生冷瓜果,推介養陰潤燥食療,如煲潤肺化痰的「羅漢果梨飲」飲用,或滋陰益氣的「烏雞潤肺湯」。

記者:梁麗兒

許指,踏入乾燥季節,臨床上約6至7成病人因秋燥引起的症狀求診,包括皮膚乾燥痕癢、口乾鼻乾、咀唇爆拆、喉嚨乾涸及便秘等。在中醫角度,燥為秋天的主氣,秋燥可傷陰,即令人的陰份流失。陰份用作滋養身體,代表人體所需的水份及血,故陰份不足,可帶來身體上的乾燥表現,更會引致女士們最怕的皮膚無光澤和暗啞問題。

兩類人士特別容易受秋燥影響,包括乾燥型及陰虛火旺型,許指,前者平日也較易受口乾、皮膚乾燥痕癢所困擾,多數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飲水不足、少吃水果、食無定時,常見為體形偏瘦、氣血不足人士。陰虛火旺體質在香港亦十分常見,

患者因為工時長壓力大、經常夜瞓、嗜吃辛辣煎炸燥熱食物,引致燥火上炎,此類人對秋燥特別敏感,容易周身痕及眼口鼻乾澀。

要趕走秋燥,需在飲食及生活習慣上花功夫,許建議飲食上宜補肺潤燥,如吃芝麻、蜂蜜及水果等甘潤食物,不妨飲杯蜂蜜水,有助補充水份及預防便秘。可用百合、蓮藕、茨實、枸杞子、沙參、栗子及杭菊花等食材煲湯或煲水,辦公室一族可以枸杞子及菊花焗1杯「杞菊茶」飲用,有養陰清熱功效。

秋天最忌過量「大補」或食用太多溫燥食材,如人參、鹿茸、羊肉及辣椒,隨時引起腹脹、不思飲食等問題。許建議應要「平補」,尤其受秋燥影響人士,例如何首烏、黃芪、烏雞、紅棗、木耳、玉竹、雪梨、蘋果、蓮子等。推介飲用「羅漢果梨飲」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功效,特別適合容易喉嚨痛、有熱氣症狀人士。另外,可以烏雞、沙參、玉竹等烹調「烏雞潤肺湯」,可滋陰益氣、潤肺及生津潤燥,適合陰虛夜瞓人士。

咀唇爆拆是秋燥其中一個症狀,許指,在秋天間中便接獲病人因咀唇爆拆或唇炎求診,曾有一名30多歲女病人,受困擾長達5年,唇部因爆拆流血,估計病情反覆與工作壓力大、嗜食辛辣食物及經常飲水不足有關,導致有虛火及血虛情況。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