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打素手術室停用11日

那打素手術室停用11日

【本報訊】4名男病人今年5月至上月期間,在大埔那打素醫院眼科門診,進行白內障手術後併發眼內炎。因併發率高於平時基準,院方決定由本月開始停用涉事手術室共11日,以全面消毒手術室及收集環境樣本化驗,共有41名病人需押後手術或改在其他手術室做相關手術。

4白內障病人術後發炎

該院發言人表示,其眼科部門在恒常手術程序審核中,發現今年5月24日至上月31日,約5個月間先後有4名57至86歲男病人,接受白內障手術後併發眼內炎。其中2人已康復,另外2人正接受治療情況穩定。
院方初步調查後認為,相關手術流程符合既定程序指引,手術室設施及環境也無異常。但礙於併發率比平時為高,為保障病人安全,遂決定停用手術室。有41名病人受此安排影響,其中2人屬臨床第1優先類別的病人,會如期在該院其他手術室做手術。餘下39人屬非緊急病人,稍後按臨床情況再作手術安排。事件已通知醫管局總辦事處跟進,該院感染控制組會密切監察情況。
眼科專科醫生陳偉民表示,白內障手術病人出現眼內炎併發症,有多個原因,包括對植入晶體、手術物料等異物產生發炎反應,但較少見,一般用類固醇有助控制情況。
另一種為細菌性發炎,如病人術後一至兩天便有併發症,可能與手術室或儀器消毒不足、術前無徹底消毒病人眼部,或手術物料的質素有問題有關。若手術約5日後才出現併發症,可能是病人護理眼睛欠衞生有關,如「摸完銀紙唔洗手,就幫隻眼滴藥水」。
白內障手術病人出現細菌引起的眼內炎併發率,大約為五百至一千分之一。眼內炎併發症嚴重可影響視力,陳偉民稱病人若在手術後視力模糊、眼痛、眼紅等懷疑症狀,應立即求醫。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