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塌樓 或牆身挖孔引致檢討小組拒評是否人為疏忽

大館塌樓 或牆身挖孔引致
檢討小組拒評是否人為疏忽

【本報訊】由香港賽馬會出資改建的舊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已婚督察宿舍,今年5月底部份外結構倒塌。馬會委任的獨立檢討小組公佈報告,披露3大倒塌原因,包括窗台托臂沉降令牆身磚柱早已受壓、塌樓前曾進行地板鞏固工程並在牆身挖孔,及磚柱有裂縫導致塌樓。小組拒評論是否涉人為疏忽,只承認事件可避免,有團體質疑根本涉及人為出錯,不能避而不談。
記者:鍾雅宜

已婚督察宿舍今年5月29日晚上發生塌樓事故,一大幅北面牆身連同部份西面牆身塌下,馬會於6月底宣佈成立3人獨立檢討小組調查。小組主席、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昨交代調查結果,審視出3項倒塌原因,估計是北面大樓1樓中間兩條磚柱先受壓塌下,令牆身出現「幕落式」倒塌,即如電影銀幕般垂直塌下,西面部份外牆被連帶扯下。

「大館」已婚督察宿舍今年5月倒塌。
資料圖片

磚柱受壓兼有裂縫

黃指,今年3月宿舍北面外牆上的西邊窗台進行加固工程,托臂及窗台受壓出現輕微沉降,令牆身一樓兩條磚柱受壓。至塌樓前,5月20至28日工人在一樓進行木地板鞏固及防火工程,先後在牆身挖出18個35乘20厘米、深20至30厘米的小孔以便放入鋼管,小孔放入鋼管後會灌漿回填,其中一個小孔因未完工在塌樓時仍然留空,部份小孔與磚柱接近,加上磚柱近小孔旁出現未能察覺的裂痕,估計綜合3個原因導致外牆塌下。
被問到是否有人為疏忽,黃指調查人為疏忽非小組工作範圍,亦拒評論承建商施工時是否有評估錯誤,只稱磚柱的裂縫一般難以察覺,但承認事件可以避免,包括在規劃鞏固工程時採用不涉及開孔的方式加固,挖掘工程展開前亦應先在鄰近拱門及地板安裝裝頂支撐。肇事承建商為金門建築,馬會公司事務執行總監麥建華指,仍待屋宇署完成相關調查再作跟進,亦拒回應大館能否如期於今年底開幕。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認為報告指事件可避免,代表塌樓涉人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