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年前,阿里巴巴因為香港容不下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架構而選擇到紐約上市,滿以為從此海闊天空,但在美國上市剛滿兩年不久,已惹起不少爭議,更不只一次被美國證交會(SEC)調查。
SEC查會計方法
阿里於5月時自爆,被SEC調查是否在會計計算方法違反聯邦證券法,當中包括與聯營公司的合併申報方法、處理關連交易的手法,以及如何統計及披露雙十一光棍節銷售數據等。
阿里於4月加入國際反假聯盟(IACC)亦引來多個國際品牌不滿,更觸發Tiffany& Co.、Gucci及Michael Kors先後退出聯盟,其後更爆出聯盟主席被指涉利益衝突的問題,阿里最終被暫停會員資格。
除了在美國,阿里於內地也是惹火尤物,去年工商總局調查發現淘寶有63%是假貨,但阿里卻高調反擊,聲稱對方調查不實。結果工商總局突公開「白皮書」,指阿里在申請上市期間已被官方指控把關不力,要求阿里嚴控假貨。最終阿里及馬雲態度軟化,除與工商總局見面,更稱「淘寶網注定要背負這種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