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江蘇蟹場屬國營 自己監管自己賣代港商報關 每噸收千元「捐款」

涉事江蘇蟹場屬國營 自己監管自己賣
代港商報關 每噸收千元「捐款」

【毒蟹襲港】
【本報訊】政府日前禁止2間江蘇養殖場的大閘蟹在港出售,但多間本港進口商呼冤,稱只透過涉事養殖場在內地報關。《蘋果》發現,其中一間涉事養殖場,實質由江蘇漁業監管部門持有及經營,公司董事長更是官員,出現「自己人管自己人」情況。業界更指須透過該公司才可取得出口批文,並要以捐款名義支付代報關費。有議員批評內地欠缺獨立的監管機構,港府又卸責,港人食安無保障。
記者:陳建平 于健民

食安中心周二宣佈,因檢驗到大閘蟹樣本的二噁英超標,即時暫停江蘇省兩個養殖場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及吳江萬頃太湖蟹養殖有限公司生產的大閘蟹進口及在港出售。現時本港有15間進口商向該2間公司進口,但老三陽、蕭邦等至少6間進口商稱其貨源來自其他養殖場,只是透過江蘇太湖水產報關及領取出口證。
本報追查發現,江蘇太湖水產只有2名股東,分別是政府部門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漁管辦)及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對外經濟技術辦公室(漁經辦),公司董事長朱茂曉亦是漁管辦副主任。
漁管辦本身負責管轄太湖的漁業活動,又有份檢查大閘蟹的質量安全;漁經辦則對外推廣江蘇水產。換言之,當地部門身兼監管者及出口者的角色。漁管辦過去曾抽查包括江蘇太湖水產出品在內的江蘇大閘蟹,但該行動亦由朱茂曉監督。
香港老三陽董事總經理祁玉鳳昨承認,早在20年前已開始透過江蘇太湖水產報關,她指稱要在當地取得出口批文,唯一方法就是透過該公司辦理。記者指出江蘇太湖水產是由政府持有,她即說:「咁你查到啦,你已經好明白內裏嘅關係係點解啦……如果我哋可以獨立申請(批文)嘅話,一早申請咗啦!」

涉事的江蘇太湖水產由江蘇省海洋及漁業局轄下的漁管辦及漁經辦持股。

議員質疑監管不力

據了解,部份太湖的養殖場未能取得供港許可,因此會委託江蘇太湖水產代辦報關手續,每噸蟹的費用約1,000元,每季結算一次。不過,該公司與養殖場主取得共識,會用「捐款」字眼描述交易,做法已實行多年。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江蘇漁管辦「自己人管自己人」,出現嚴重的利益衝突,監管力度成疑,「因為冇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做檢驗,出事風險好高」。她續指,港府亦有責任,理應定期派員到太湖突擊檢查,若發現有大閘蟹含有害物質,可將相關養殖場列入黑名單,增阻嚇力度,斥現時港府只是「將個波彈返畀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