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多萬五個新移民 - 馮睎乾

每年多萬五個新移民 - 馮睎乾

董建華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最近發表一份報告《迎接時代變遷:與內地經濟並進》。這題目真好,完全勾起了港人的集體回憶。記得2003年董建華對泛民議員說:「面對你們的謾罵,我可以容忍,但我想你們知道這些謾罵不會動搖我為香港市民服務的決心。我覺得我有責任要為你們作個勸解。四個字:『與時並進』。因為時代已經改變,如果你們不擁抱新的時代,時代就會拋棄你們。」近年後生仔喜歡講的「時代選擇了乜水」,聽起來好有型,但追本溯源,其實只是反用了董伯伯金句。當然金句是歷久常新的,因此事隔十三年,基金報告標題仍然「與時並進」。
報告說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解決方案是在每日百五個單程證配額外,每年增加萬五名新移民,吸納更多大陸「專才」,並鼓勵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工作。「高齡社會」確實是大問題,只是不能這樣解決。每日百五個,已搞得香港雞犬不寧,豈能年增萬五個?這方案最脫離現實的,是不了解「專才」心態。以我認識的國內「牛人」為例,他或她們留港幾年拿了身份證後,不是投奔海外,就是回歸祖國,絕少定居香港。理由很簡單:任你年薪百萬,今日在香港也很難住得愜意。外國天空海闊,大陸人傻錢多,是「專才」,又怎會有興趣住劏房,跟這個正沉淪的城市共存亡呢?
要根治人口老化問題,不用什麼基金會,只要讀懂一句《詩經》就夠了:「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寫的是人民生活艱苦,寧願不出世。香港的居住、就業和教育狀況千瘡百孔,很多人自然不願生育,不想結婚,結果就是老化。叫大陸人南來,是腳痛醫腳,董伯伯專心醫自己的腳就夠了,切勿放棄治療。我明白怎樣謾罵也不會動搖他為香港市民服務的決心,但我覺得有責任要作個勸解。兩個字:「收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