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醫字咁淺》講過點石成金的神話,然而,古人確信真有其事,從中衍生便有煉金術(Alchemy),自古埃及、希臘,至穆斯林,再回流歐洲,這方術橫跨人類史達二千年之久。
十八世紀前,人們認識只有七種金屬:尊貴的金、銀、銅,草根的鐵、錫、鉛、水銀。煉金師認為金屬就如生物,是由軀殼(Soma)和靈魂(Pneuma)組成,根據這法則,只要分解出靈魂,再把它注入其他礦物,便能重組出包括黃金的人造金屬。亦有煉金師利用四本質(土、氣、水、火)的屬性,透過提煉靈藥(Elixir)來改變金屬,他們多以硫磺或水銀作材料,經過反覆蒸餾純化,便會得出終極的靈藥賢者之石(Philosopher s stone),後者據講能將任何礦物轉化成黃金。
今天,我們知道除非透過大自然或人為的核反應,元素間的互相轉化是根本沒可能發生,故煉金術已被定性為偽科學,尤其後期以動植物甚至精神力煉金的記載(對,就像漫畫那套)。然而,撇開怪力亂神,若把煉金術視作現代化學的雛型,實也無可厚非。
古人煉金不但徒勞無功,且有機會危害健康,以高溫鎔冶重金屬會釋出有毒氣體,破壞當事人神經系統。物理學巨擘牛頓相信無人不曉,中學時代困擾大家的微積分、萬有引力、運動定律、光譜程式等,均出自牛頓手筆,較少人知道,原來他也是位全情投入的煉金師。
中年以後,牛頓性情出現明顯變化,對人對事也顯得多疑、猜忌,當中數年更自閉在家,且有失眠、厭食、記憶和認知下降等症狀,寫作題材也漸趨乖僻,後世科學家化驗牛頓的頭髮,證實他患了慢性水銀中毒,那應該與長時間從事煉金有關。牛頓五十四歲放棄在劍橋的研究,選擇移居倫敦並開始從政,卻自此一帆風順、如魚得水。也許,學者與政客是互不兼容的,水銀中毒造成的精神缺憾,反有利牛頓在官場權力遊戲中打滾,此實為異數。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