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濫用抗生素令惡菌肆虐,港府今年成立督導委員會應對問題。微生物學專家袁國勇稱,本港耐藥問題嚴重與濫用抗生素有關。衞生署調查指七成私醫會向傷風咳病人處方抗生素,但臨床只有一成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細菌引起,袁建議私家醫生處方抗生素前,為病人做細菌測試,療程亦越短越好,3至5日藥已足夠,「處方10日抗生素,話一定要食晒佢(抗生素)都係錯」。
記者:嚴敏慧
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抗菌素耐藥性專家委員會主席袁國勇,昨出席研討會時表示,本港細菌耐藥性問題較其他已發展地區嚴重,如入院病人金黃葡萄球菌耐藥性達50%,遠高於英國的10%及瑞典的2%,紅黴素抗性肺炎鏈球菌更越80%,數字可怕。
濫用易致肥患糖尿
他指,抗藥問題原因之一為濫用抗生素。衞署2012年調查發現,70%私家醫生會就急性呼吸道感染處方抗生素;2011年調查更指34.6%市民過去一年曾服抗生素,2.3%人自行在藥房購買。外國研究發現,兩歲幼童服用抗生素越多,4歲時肥胖及患糖尿風險上升,因為抗生素將腸道內抑制肥胖的好細菌同樣殺死。
袁謂,急性呼吸道感染只有10%由細菌感染,即90%病人是毋須用抗生素,部份本港私家醫生處方抗生素出現問題,「處方10日抗生素,話一定要食晒佢(抗生素)都係錯」。他引述美國研究指,用3至5日抗生素對比用藥7至14日,病情治療效果分別不大,建議醫生可先處方兩天抗生素,待病人覆診時再決定是否繼續用藥。病人應與醫生商討用藥需要及用藥時期。
他又建議醫生效法外國,處方抗生素前為病人做測試,確定是細菌感染才處方,如「篤手指」蛋白測試只需一分鐘便知結果,成本約50元。他強調,濫用抗生素將來會無藥可用,「我只係食過一次抗生素,盲腸炎做手術前唔食唔得」。
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在臨床判斷為細菌感染才會處方抗生素,較多使用在女性膀胱炎、兒童中耳炎,處方前做細菌測試則要病人願意支付費用。他指,隨着抗生素的改良,部份療程已可縮短至3天,但若病人有肺炎等重症狀,仍需較長時間用藥。
他又不排除有醫生會擔心不處方抗生素,病人病情有機會惡化,尤其是小童及長者,但相信不會因收更多診金而處方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