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結界4】郊野義務拯救隊 拆解結界之謎

【西貢結界4】
郊野義務拯救隊 拆解結界之謎

上集講到,行山人士張善鵬四個月前於西貢遇到連串怪事;2005年,反黑探員丁利華又在同一地帶離奇失蹤。研究失蹤的網絡小說家孔明認為,這些事件只有一個解釋:「我自己覺得他真的入了結界。」到底傳說中令人神隱的西貢結界是否真有其事﹖曾經參加丁利華搜索工作的Tommy表示:「在我的信念中沒有這回事。」
記者:張育嘉 攝影︰伍嘉亮、邱仲權 剪接:魏利民

搜遍山頭未遇結界

11年前為搜索丁利華,Tommy和一班志願人士曾經走遍幾個山頭:「就是大蚊山我們都反覆來回搜過四五次。」他們還搜過大枕蓋、擔柴山、後耳石山和高堂下洋。如果山上真的有結界,照道理他們早就中伏。

行山「爆林」容易迷路

若然結界不存在,為何又找不到丁利華呢﹖曾參與搜索多名失蹤者的香港攀山總會教練Ray表示:「坦白講,在一個山頭找一件東西,是極之困難的。」Tommy亦指:「只要角度不對,其實你永遠都看不到他。」那麼,像張善鵬那樣走來走去走不出同一位置,又怎麼解釋﹖身兼山藝教練的成員Ken如是說:「第一件事,一定是夜晚;第二件事,又或者大霧;第三件事,地貌特徵不明顯。」據這班專家講,很多山友之所以迷路、失蹤,很可能因為他們喜歡「爆林」 —— 即不跟隨明顯路徑,走進高過人的叢林探險。

搜索工作似查案

為幫助同類事件的遇難者,當日一班志願人士後來成立郊野義務搜索隊,成員包括退休警員、爬山教練、測量師等專業人士。Tommy說:「我們基本上處理每一個案都當查案一樣去做。」搜索隊會進行家訪,嘗試了解失蹤者的行為習慣,例如有次他們在事主家裡找到風水書,「即係可能有機會行下山,去研究下啲風水明穴。」憑著這點線索,搜索隊終於在清水灣二灘附近的山坡找回失蹤者遺體。

若然到山上搜索,則要細心留意一切蛛絲馬跡。阿Ken說:「等同好似睇一幅圖搵錯處咁樣。」草叢有撥弄過的痕跡,等於有人路經此地;路上碰到很多蜘蛛網,即代表這裡大半天沒人走過。「最容易知道有冇人行過,就係透過紙巾或者蚊貼。」如果事主失蹤多時,搜索隊還要留意氣味,因為遠處吹來的風可能帶有微弱的屍臭。

電訊分析協助搜索

如果失蹤者有帶手機,他們會建議家屬透過警方向電訊商索取資料。Tommy解釋:「就算他沒打過電話,其實電話也會不停發出訊號跟機站聯繫。」知道機站位置,從事測量、擅於繪製地圖的Tommy便會用電腦做出立體地形模型。「起碼可以減省到七成搜索範。」2011年,搜索隊便憑著電訊分析,成功在深井救回一位生還者。

可惜在山上尋人絕不容易,很多時候只找到失蹤者遺體。所以無論西貢有沒有結界,大家行山都要注意安全:未經訓練不應獨自行山,或偏離漁護署開出的明顯路徑。此外,現時市面亦有一些手機app可以作離線定位,只需事先下載目的地的地圖,即使走到沒有手機訊號的地方,仍然可以衛星定位尋找路徑。

如不幸有親友失蹤,市民可透過facebook網頁向搜索隊求助,有意參與義務搜救的朋友亦可在此向成員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0075193373516/1170982576282768/?notif_t=group_activity&notif_id=147801825278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