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蟹襲港】
【本報訊】食物安全中心前日公佈本港15間大閘蟹進口商,有指貨源來自大閘蟹被驗出二噁英含量超標的兩個江蘇養殖場。但最少6間進口商呼冤,稱只透過涉事養殖場在內地報關,貨源來自其他養殖場,即登記養殖場未必是真正產地,內地的衞生部門亦沒要求化驗二噁英。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事故顯示監管漏洞,源頭追蹤機制失效,無法知道大閘蟹真正來源。
記者:陳沛冰 紀靜雯
食物安全中心前日公佈,吳江萬頃太湖蟹養殖有限公司,及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的兩個大閘蟹樣本,二噁英含量超標,本港有15間進口商向該兩間公司進口。但過去兩日,最少有6間進口商,老三陽、蕭邦、新三陽、華記永昌號、成隆行及天龍行,表示貨源並非來自該兩個養殖場,而是來自自家養殖場或向太湖其他養殖場收購大閘蟹,只是由透過江蘇太湖水產報關及領取出口證。
內地無要求驗二噁英
成隆行發聲明指,大閘蟹來自太湖自家養殖場,只透過江蘇太湖水產報關及入口,食安中心本周二到該店抽樣檢測,沒要求即時停售及回收。股東李小姐批評食安中心一刀切指大閘蟹有問題不公平。上海負責人柯偉承認,內地監管大閘蟹品質薄弱,只管出口證明,沒監測是否來自太湖,相信有問題大閘蟹來自小湖。
新三陽負責人陳眺明亦承認,因並非所有企業有出口許可,故該公司以江蘇太湖水產報關出口大閘蟹來港。吳江萬頃董事長總經理孫興良則說,今年只出口3,500公斤約1.9萬隻大閘蟹來港,大閘蟹全部經過內地當局檢測,合格後才可輸港,並指不知甚麼是二噁英。
有業界人士表示,內地有8間公司有出口大閘蟹到港的許可,包括設有養殖場的吳江萬頃及江蘇太湖水產,香港進口商一般沒有出口許可,故多年來透過吳江萬頃或江蘇太湖水產報關及申請出口證。
該業界人士指,每1,000公斤大閘蟹報關手續費1,000多元,「如果唔係幫其他公司報關,點會自己有咁多貨,佔香港市場七、八成?」供港大閘蟹雖然要取得內地發出衞生證書,但內地要只要求化驗微生物、殘餘獸藥及抗生素等,沒要求化驗二噁英。供港的大閘蟹也不像供港活雞,必須來自註冊供港雞場,「個場只需向內地註冊」。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供港的大閘蟹須附有內地發出的動物衞生證書,衞生證書及食物入口申報表列明大閘蟹所屬的養殖場編號及出入口商資料,即顯示本港進口商名字。根據進口商資料,大部份涉事大閘蟹已沽售,直至昨日共回收約890公斤大閘蟹。立會議員黃碧雲稱事件顯示食安中心追蹤源頭失效及監管有漏洞,隨時有混入非註冊場大閘蟹的可能,「證明書寫咗養殖場個名,其實又唔係」,中心須與內地跟進是否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