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經綸:初衷忘記了 - 文廸晞

廣告經綸:初衷忘記了 - 文廸晞

有些產品及品牌之所以面世,都背負着一個份量不輕的初衷。
在日本,安藤百福在二戰後百廢待興之時,眼見四下人人捱餓,傷心之餘就以「食足世平」理念,研製了即食麵,創立了流行至今的日清食品公司及合味道Cup Noodles,從幾十年前作為應急食品,來到了今天以快捷、方便為主要賣點的杯麵,還是應急,乃是應肚餓之急!
另一邊廂,在香港,日本侵華,羅桂祥看到很多人因貧窮而營養不良,他就憑着「實業救國」的理想創製了維他奶,希望為一般香港家庭提供一種廉價而蛋白質豐富的有益飲品「為國民強身健體」,去代替當時賣得貴一大截的牛奶。
做品牌和做人也有共通點。有時,我們的理念及價值觀會因為時間的洗禮及外力介入所影響而出現變化,甚至忘記一乾二淨。一個最原始、樸實的初衷,就如我是因為甚麼理念或原則之所以選擇做這個行業,要達到一個理想背後又是為了些甚麼。打一份工,為的是向上爬,賺取更多金錢?這可能是你每天奮鬥的口號及動力吧,然而,這些都不是初衷。如我自大學畢業後鍾情做廣告創作,為的是希望可以打造更有影響力的品牌、創作出動人而深刻的廣告故事。有時,停下來想想,如此日以繼夜、東奔西跑,仍有空間去一點一滴的去建立及鞏固一個品牌嗎?做marketing的,今天許多人都只集中看sales result,說穿了,就是不用想得那麼長遠,夠數才有飯開,多做推廣才能達標,正所謂如此朝不保夕,過得一個月得一個月、一季得一季就是了。
老實說,初衷乃是要堅持、日積月累,理想才能達到。我們做廣告、做品牌顧問,不去堅持賣最好的創意,不去不惜一切捍衞一個品牌,難道還有他人更了解、更着緊嗎?假如,有天迪迪尼不賣幻想國度、益力多不再講有益腸道、可樂獨樂樂而不再分享、麥記不賣包不做快餐,那是多麼的精神錯亂兼恐怖!

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