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不倒騎士 踩出快樂抗癌大道

八方人物:
不倒騎士 踩出快樂抗癌大道

快樂或許是對抗癌魔的良藥!現年30多歲的謝綺淮14年前遭遇失戀及淋巴癌雙重打擊,康復後愛上踩單車。另一單車愛好者黎成凱兩年前患上鼻咽癌3期,被迫放棄踩車,半年休養後再次重拾體力。兩人與其他癌症復康者組成小隊到台灣參加慈善環島遊,鼓勵病友積極面對治療。
謝2002年於加拿大留學,當時僅21歲的她與初戀男友分手,首嘗失戀之痛,其後持續咳嗽數月,「照X光見到個肺一邊黑、一邊白,原來白色嗰邊有個橙咁大嘅腫瘤,醫生見我後生,唔覺得係癌症,以為係肺炎」。抽血檢驗後懷疑患癌,休學回港,下機翌日即入院,確診淋巴癌3期,「喺半年內發生人生最大兩個打擊」。
當其他少女享受青春年華,謝要留醫接受12期化療,又進行自體骨髓移植,花了一年時間才擊退癌魔,「我最驚打針,但化療都清唔晒啲癌症,就要抽骨髓,支針成支原子筆芯咁粗,真係攞我命。」治療時要困在病房近一個月,不時嘔吐,又有閉路電視拍攝着病床,有如坐牢。

謝綺淮(右)與黎成凱都說在踩車過程中獲得快樂,而快樂正好是抗病良藥。
黎樹雄攝

環島遊為病友籌款

她稱康復後14年間,癌症都沒有復發,認為EQ越高,癌症較難「埋身」。她後來搬到大埔居住,開始踩單車,「單車令我快樂,可以識到好多朋友。」她說踩單車後「條氣好咗」,「啱啱踩嗰陣見到斜路會驚,半年後已經可以自己踩上梅子林山頂。
另一名復康者、43歲的黎成凱2014年聖誕節確診鼻咽癌3期,要進行3次化療及逾30次電療,任職廚師的他一度失九成味覺,「化療中期啲藥走勻全身,加上電療令口腔潰爛,淨係食到流質,有一段時間更只能飲營養奶,兩個月內輕咗10公斤」。
他2009年開始踩單車,曾連續5年參加單車團;患癌後要休養數月才能重踏單車,卻僅餘半成功力。他說治療後血液不足,容易頭暈,希望以踩單車訓練心肺功能,現時體力較昔日更佳。他稱快樂可抵抗癌症,而踩車絕對令他開心,至今沒復發。
謝、黎在香港防癌會支持下組成「不倒騎士」香港代表隊,與另外6名癌症復康者本月4日參加台灣抗癌協會舉辦的10天單車環島遊,全程1,100公里,兩人有信心完成全程,冀為癌症患者籌款,並鼓勵病友積極面對治療。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