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鐵因應東鐵綫月台與車廂空隙過闊問題,8年前曾嘗試於羅湖站月台引入「自動伸縮月台踏板系統」測試,但可靠性未如理想,及伸縮時間過長,影響行車時間,令計劃告吹。此後,港鐵在沙中綫月台幕門工程招標時,曾再考慮設踏板,建議在羅湖、旺角東及大學3站,加入140個新款自動伸縮踏板,惟港鐵昨未能提供最新進度。
令列車逗留需延長18秒
港鐵指,2010年檢視羅湖站自動伸縮踏板的測試數據後,認為踏板可靠度不理想。踏板在列車到站後,會由月台伸出減少空隙闊度,不過測試亦顯示,踏板伸縮程序令列車逗留在車站時間延長約18秒,影響列車服務。加裝踏板未能成事,但運房局及港鐵承諾會繼續研究。
港鐵2014年曾重提加裝踏板計劃,指因應沙中綫工程,為東鐵綫車站進行鞏固月台及加裝幕門期間,打算在旺角東、大學及羅湖3個車站,共140個月台及車廂空隙較闊位置,加裝新款自動伸縮月台踏板。惟港鐵暫未能提供進度資料。
港鐵補充因應月台空隙問題,港鐵已計劃在旺角東、九龍塘、大學及羅湖4個車站加裝感應器,當偵測到路軌及月台間的空間,出現一定重量物件,便會啟動安全保護裝置。其中大學站的感應器去年已全面使用,羅湖站3、4號月台則正進行測試。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