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興日前突如其來的“I jump,You jump”式宣佈參選行政長官,給全港以至北京政圈內外意料不到的吃驚,因為他從來沒有在任何特首跑馬仔名單上出現過。
這種情況只可能在香港這個由殖民地回歸成為中國一部份行使一國兩制的地方才會發生,在現今世界上除了澳門理論上還可發生外,屬獨一無二。因為在任何民主政制,其政制延續的實際接班者都會有其延續性,絕不會有個人單身匹馬走出來宣佈我有意做你們的領導,而我暫時亦沒有政綱或管治班底,因我想先聆聽你的訴求或心願,然後再來策劃。
典型的民主政制下,不論是執政或在野黨都有其屬意的參選政綱,以近期的施政或模擬影子施政來作依據,再參考當前社會的施政不力問題及前瞻性的政策等等來草擬選舉政綱。在領導候選人方面,不論是執政或在野黨都會由其黨魁當領導,又如現任黨魁基於任何原因不再連任的話,黨魁選舉便會是宣佈大選的前奏,這是英式體制。在美式體制,民主與共和兩黨會分別在黨內進行為期兩年的初選提名,然後在黨大會進行決選。兩黨決選後便進行全民投票的大選。這大灑金錢兼誇張制度過去兩年全球在旁觀,民主黨希拉莉與共和黨特朗普亦會在下周二受全民投票來決勝負的終極洗禮。
上述英美體制的例子都是由政黨建基於過去及現在而把來屆的政綱及候選人供選民投票選擇,有程有序。與香港截然不同的是政黨及候選人會主動積極宣傳自己的賣點,然後等選民作決定。香港的遊戲規則剛剛相反,過去數月疑似候選人只是坊間,疑似抬轎者及傳媒半遮半掩地在興風作浪,而各路疑似候選人包括現任特首、問責官員、立法會議員都左閃右避不作答,有的甚至引用中外詩詞的名句來搞笑,非常不認真。
我覺得各路疑似候選人都想得太多,算得太盡,沒有抱着服務香港的使命感及不怕輸的精神去表明心態說:“Yes I can! Yes I will!”甚麼等埋立法會選舉,等埋選委會定局,等埋中央祝福等,都是又怕痕,又怕痛,又恨又想的無guts行為。直至胡國興這位退休高等法院上訴庭副庭長立下戰書說“Yes I will”才忽然緊張。雖然胡官未有政綱,亦未有主要問責團隊,但他的guts可嘉。
政壇兩個月來沉迷於橫洲、語帶辱華的宣誓及一眾疑似特首候選人對香港核心問題毫不關心的低級玩意。他們應考慮的是大眾市民及選民,特別是基層的要求是溫飽,經濟下行對就業的穩定性,住屋問題及人口老化帶來的照顧及醫療問題。
未知在食公帑優薪糧期準hea住做的官員及議員,有否想到明年7月1日新一屆政府就職時的經濟及有關社會情況會比八個月前的今天差多少。失業率、開工不足及店舖的空置率會增加多少,供樓借錢的利率會增加多少,出口定單、銷售數據、上市及非上市中小微企的業績又會倒退多少,美國大選後的後遺症及英國脫歐及德法兩國總理總統大選會為香港帶來那些衝擊等等。以上種種將會發生及無可避免衝擊的討論,似乎都被各方出位的搞笑凌駕了。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