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店只賣優質的家具,沒有廉價的壓板或塑膠等垃圾家具,如果人們想買廉價貨,隨便去街口家具店就有,但我們不做那種生意。」誇下豪語的,是這位67歲先生Chris Horn,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最古老家具店Devine’s的第三代老闆。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加維大道(Garvey Avenue)從前是一條連接洛杉磯及聖貝納迪諾縣(San Bernardino)的主要道路,而Devine’s所在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正正位於這條主要幹道上。雖然門口招牌寫着「Since 1932」(自1932年),但Chris笑言,到底舖頭何時開張真是完全沒有紀錄,原本這建築的前身是一個日本開放市集,直到家具行創辦人Henry Devine在1932年買下來,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販售一些二手家具及電器,成為今日的Devine’s。
到1938年,當時17歲的Gilbert Horn來到Devine’s工作,與Henry的侄女墜入愛河,生下Chris,一家三口向叔叔買下Devine’s並經營起來,店舖的面積亦逐步擴大至現在的約1萬8千呎。Chris憶起,自出娘胎以來,Devine’s就是他的私人遊樂場,小時候在店內玩他的小玩具車,6歲就開始在店內幫手打掃,他笑指當時父親每天只付他25仙工資,他一度罷工爭取每小時5毫的待遇,不過當然是失敗收場。
這家店除了紀錄了他的童年外,也都讓他遇到人生中的另一半。Chris古古惑惑表示,有一天他太太來店內找一個家具,可惜店內沒有,「幸好她沒找到!」於是Chris順理成章「抄牌」問她拿電話。隔了幾個星期後,仍未找到她想要的家具,於是Chris膽粗粗打給她告知,再順勢約她去飲咖啡。一個愛情故事,就由一件找不到的家具開始了。
今年Chris已經67歲,他人生大部份時間都是在Devine’s 度過,至今仍然很享受這份工作,他表示這份工作太多變化太好玩,雖然不會令他大富大貴,但生活過得穩定愜意,他也慶幸當初買下了店鋪,否則現在租金絕對會是天價,生意難以維持下去。
Devine’s 出售的大部份是二手優質漂亮家具,當有人要搬家或要賣家具時,他們就上門收貨,運到店內翻新再販售,所以店內不少傢具都是古董級,由二十或三十年代流傳至今。他說,也只有優質家具才可經歷時間的洗禮後,依然歷久常新。Chris表示,不少客人可能來五次都一無所獲,但一遇上合心意的就一買十件八件,整個過程就好似尋寶一樣:「你永遠不知道可以在這裏找到甚麼﹗」
現時Chris已經半退休狀態,店內大大小小的事都已讓兒子Brian接棒,Chris則只是每日來店內逛逛。Chris表示,自己有三個兒子,但只有Brian鐘情於舊家具和各種木頭。記者剛到店舖時,揹住嬰兒的Brian正向客人介紹店內的家具,大男生的模樣看不出來已經39歲,還在店裏工作了25年。跟爸爸Chris一樣,他的童年亦都是在Devine’s渡過。對於店內過萬件家具,他瞭如指掌,無論記者問到哪一件,他都能將年份、產地、用料娓娓道來,可見他對於這份工作的熱愛。他表示,現在要買優質的傢具愈來愈難,價錢亦都會是天價;過去幾年經濟不好時,反而更多人會想找價錢較便宜的二手優質家具,只要花點心思和耐性,就有機會找到一些便宜過連鎖店的好貨色。
【記者手札】
記者問Chris店內賣過最貴的家具,他指大概為一套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的餐桌組合,如今應該再升價幾倍。而談到他這輩子最喜歡的家具,則不是甚麼名師設計的作品,而是他家中一張櫟木書桌,因為那是他12歲時自己一手一腳翻新,有着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情感價值。
在這個速食消費國度,當20美元(約156港元)就可以隨便買到一個櫃子,用兩三年就爛掉再換,物件都變得毫不珍貴,同時亦都製造了很多家居垃圾;何不多花一點點,買一個有品質的好櫃子,好好的用上一輩子呢?說不定比你兩三年換一個來得更便宜吧!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