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家具】父子椅一高一低 兄弟凳合埋先有得坐

【倫理家具】父子椅一高一低 兄弟凳合埋先有得坐

「家具用來成就一段人的關係,當家具有回憶時,你就不會因為搬家、買咗件新家俬、件嘢好平等原因,隨便把它丟掉。」

魏忠漢(Angus)本是個建築師,兩年前辭去工作,博一鋪,全心設計自己喜愛的家品Hanc。傳統的窗花變成了工作桌、矮了一截的親子椅、劈開一半,必得拼合才坐得的小凳、還有四角長飛簷的小茶几,看似玩嘢,原來卻隱含深義,甚麼人體工學與數據統統丟一邊。只希望用的人,可藉此拉近關係。

他設計的椅子都有一個共通點──矮。他有套一大一小,有明式傢俬風格的父子椅,小椅可塞在大椅之下,省地方喎。原來大椅子的高度,比標準椅子矮了100毫米,孩子坐着剛好能伏在爸爸膝上,好溫馨,「坐低100毫米,把你的尊嚴放下,你的心情,就能接納許多事。其實以前東方許多椅子的設計,除了大官、工作上的椅子弄得較高外,一般圍坐聊天用的椅子、花園的小圓凳,都做得較矮。坐低一點,天空高些,視線開闊些,人的感覺謙虛些。」兩人交換,小孩坐大椅、大人坐小椅,兩人的眼睛又剛好對上,平起平坐,「視線盡量接近些,跟子女的心情溝通又好些。」

小時候他常跟哥哥爭凳仔,於是十年前他把小木凳一劈為二,獨立一張搖搖貢,入榫拼起來四平八穩,「『坐』字上都有兩個人,如果一張椅子可以拆出來分享,它是0.5跟0.5的關係,不是一加一等如二的關係,不是更有意思?」

Angus十來歲開始玩風帆至今,在與風對抗,到順風而行的過程中,愛上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於是,研究講「天人合人」的中國建築時,他就迷上了,更愛上了裏面的亭臺樓閣、飛簷、柱樑、四合院等,隱含細緻的倫理觀,「想像坐在低矮的茶椅上,你透過花窗,欣賞窗外桃花,到藍天白雲的格局。以前的人很有智慧,其實只要你坐低一點,你的視線就會開闊一些。

小孩坐大椅、大人坐小椅,兩人的眼睛又剛好對上平起平坐。

與自然相融的感覺

他覺得,人一定得跟自然相融。他從小玩風帆,順着風的感覺,覺得人不可脫離自然,「在滑浪風帆那種拉扯,達至一種平衡時,那形態就好漂亮了。」影響他最深的,是在志蓮淨苑看到,飛簷之下,層層叠叠,形態像樹一般的斗拱,「那形態,由一片木,緊扣地往上發展,向外伸展,根本就是樹木發芽的形態,托着屋樑與屋頂。那層層相扣的感覺,好漂亮。」現在沒有飛簷,天圓地方的廊柱同桃花標記,於是他把它們組成小茶几,帶進家裏。

而現實是,在發展的大旗下,新盤越劏越精緻,大自然鏟得多少得多少,多建幾棟樓,多間幾間房,達到成本效益最大化。天人合一?倫理關係?甚麼來的?Angus:「現在我們生活的價值,是放了在豪華及消費的層面。」他做建築師時,根本沒人會想甚麼與自然相融,留甚麼空間,留多大的池塘草地樹木甚麼的,全是癈話!但如果我們的動機擺在金錢上,每一刻都要賺盡,我們會有好多古怪的設計跑了出來,「如開不了門的廁所,或開了門卻用不到的露台。如果動機是跟大自然有關的,其實我想那些露台不會這麼細小,而且跟外面有更好的生活配合都不一定呢。」

Hanc展覽室
數碼港商場311號舖 奇思木的藝術館

記者:陳慧敏
攝影:劉永發

父子椅
連大椅子的高度都比一般的椅子矮100毫米,試着坐低一些,人貼地一些,多人份謙虛的感覺,視野也更開闊。

飛簷几
舊建築拆呀拆,新建築好少還留着這些中式建築傳統。他索性把飛簷融在几上、天圓地方柱子做几腳、上面刻上梅花圖案。像個微縮小建築。

傳統房子上的飛簷,裝飾之餘,也像揚起的翅膀,象徵立地承天、合天地人的意思。

兄弟凳
精細的入榫結構,扣好後非常緊密。

象徵「坐」就是要與人同坐分享。

Angus在志蓮淨苑看到結構層層向上,像樹枝般擴闊的木斗拱,回家後自己也造一個,從此更愛東方木建築的結構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