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評人沈振盈(沈大師)早前在facebook講故仔,話有次教完一個投資班,一名遲到的九十後,下課後要求大師再講一次他聽不到的部份,這種事情確實叫人匪夷所思!
先講準時,以前我約人一定準時,近年習慣早到15至20分鐘,原因是有個老細約人例早15分鐘出現,我做細的,當然要再早5分鐘。試過幾次之後,發現早到15至20分鐘,讓自己有時間先去洗手間整理一下自己,再氣定神閒等其他人出現,感覺良好,於是以後約人開會或食飯,盡量會早到15分鐘。
記得有次約了「金牌莊家」詹培忠食晏,我早到,去完洗手間返回飯桌,發現詹培忠早到10分鐘。我估,上一代人都習慣早到。「超人」李嘉誠也提過,他習慣將手錶較快30分鐘,即使忘記約會,也趕得及應約。
聞說,城中一名package靚的富二代也喜歡早到,有朋友跟這名富二代約好開會,朋友預早到達現場做準備,發現對方早到20分鐘。
再講尊師重道,今時今日講尊師重道是否很老土?在我的年代,尊師重道等於孝順父母。雖說成年人報名參加投資班,似是學生買了一項服務,但沈大師作為講師,依然是老師身份,學生應該給予基本尊重,學生遲到是自己放棄學習機會,無理由要求老師再講一遍。
我也有工餘進修,雖然老師年紀輕,但我上堂戰戰競競,若因工作關係要早退,便提早到場向老師交代,夠鐘要走也不敢隨便動身,深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等到老師講完一節才敢收拾書包離開。回想起來,這些事情從來無人教,只是一向知道上課應當如此。
高淑嫻
https://www.facebook.com/koc9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