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禁止的慶祝動作 - 喬靖夫

Tuesday:禁止的慶祝動作 - 喬靖夫

34歲NBA巨星獲迪(Dwyane Wade)今季返回家鄉芝加哥效力公牛隊,開幕戰就展出「老兵不死」功架,完場前廿多秒射入重要三分球穩住勝局,助球隊擊敗波士頓塞爾特人。當時卻發生一段小插曲:獲迪入球後情不自禁做了一個「割喉」慶祝動作,示意把對手一刀奪命;結果聯盟判罰獲迪25,000美元,獲迪亦為此事而公開道歉。
有些球迷得知這宗罰款後,或認為NBA反應過敏。不過,如果多留意美國職業體壇的話,當知道禁止球員做這類具暴力意識的慶祝動作,並非甚麼新鮮事。
其中NFL美式足球是較早注意到此問題的聯盟,因其球員流行在防守時成功擒撲對手後,做出割喉或其他象徵殺敵的慶祝姿勢,聯盟認為意識不良,尤其對年輕球迷產生錯誤觀念(以為在某些情況下對別人作出暴力威嚇或侮辱,是可以接受的事),於是大加禁制,NBA等球賽亦陸續仿效。此外,因為美國槍械暴力嚴重,一些模仿拿槍、吹槍管、插槍入袋的動作也被視為冒犯,都在禁止之列。
部份球迷認為這類禁制與懲罰是小題大做,有的甚至覺得「政治正確」令球賽和球員變得軟弱,不似以前剛猛激烈。這也許因為傳統上我們會把運動競技視同一種「沒有硝煙的戰鬥」,容許甚至鼓勵球員保持某程度的侵略性(例如球評常用上「有火」、「野獸模式」、「殺手本能」等詞彙)。可是我們畢竟要接受,今天職業運動明星的影響力非常巨大,確實應該具有足夠的社會敏感度。獲迪本人也是其中一位最積極反對槍械暴力的球星,更應作為表率。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