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選舉,即使是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候選人競選時說的話,與他們當選後做的事,都會有相當大的距離。競選的種種承諾,不管說的多麼好聽,到當政掌權後,往往就不是那麼回事。許多時候不一定是候選人的誠信問題,而是他未掌權時不知道自己會有這麼多掣肘,要考慮這麼多社會不同集團的利益,因而不能真正按最大多數百姓的利益去貫徹施政。
這是指好的候選人。更多的從政者,根本就是用謊言、用自己都不相信的承諾,去騙取選票。而不幸的是,絕大多數選民都很容易受騙。
但不管怎麼說,民主普選即使有種種缺失,仍然是在人類所有制度中最不壞的制度。
香港特首的所謂選舉,根本談不上是選舉。1,200名有權投票的選舉委員,大部份是聽取北京意向的利益集團代表。只看那些政商界人士,被問到有甚麼心儀的特首人選或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時,均含糊其辭,絕不像講其他事情時那樣口舌便給,就知道他們都有需要等北京意向的難言之隱。
當選後面對的施政掣肘就更惡劣了。當選特首不但要平衡社會各方面的利益,更要聽從架在他頭上的中共的旨意。香港特首不是向香港市民負責,因為香港市民不是他的權力來源。表面看來他的權力來源是1,200選委,但由於大部份選委都按北京的指揮棒起舞,因此他無論表面上還是實質上,都是全面向北京負責。香港人要實現真普選只是爭取一半的選擇特首的話語權,也都被中共否決。
中共國是不是如領導人口口聲聲說的要堅決實行《基本法》、要維護香港原有制度五十年不變呢?即使鄧小平當年有這樣的想法,他的繼承者和大陸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也不會真正這麼做。實際上過去19年的香港,就是中共踐踏《基本法》、從暗到明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歷史。
鄧小平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份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當然,這是他1980年未穩定掌權時提出「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說的話,後來因保守勢力頑固而推進乏力,而他自己也站到保守勢力一方才能繼續做老大,這段話也就成為現實的反諷了。
也許董建華或曾蔭權上任時還抱着要有一番作為的想法,曾蔭權不是說過推動普選要「玩鋪勁嘅」嗎?但在一個土包子治國數十年、對香港文明既不了解也不尊重、而國情又越趨腐敗的中共國的金箍罩壓制下,他們不僅無法為香港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到了梁振英,則是「制度不好使壞人任意橫行」了。要不要換人?不換,難道讓壞人更肆無忌憚地橫行下去嗎?但若制度不變,換人也只可以減緩香港的沉淪,是不可以真正解決香港問題的。而參與競選者不管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如何緊貼民意,香港人和傳媒都要明白這些都是選舉語言。當選後完全是另一回事。這是香港特首產生的本質與宿命。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