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方質疑吸毒為隱藏殺人目的

控方質疑吸毒為隱藏殺人目的

【本報訊】否認兩項謀殺罪的英籍銀行家Rurik Jutting,開審時已表明欲以神志失常作為減責理由(diminished responsibility),希望改認誤殺,但不為控方接納。辯方法醫精神科專家證人表示,即使他已斷定被告殺人時的自控能力嚴重受損,但他不會妄下結論指被告可以此作減責理由,「這要留待陪審團作決定」。控方質疑,假若有人與被告的情況相同,並且打算以極端暴力殺人,或會預先吸毒以隱藏真正目的。專家對此表示懷疑,並認為被告沒有預先計劃殺人,只有計劃自殺。
暫委法官司徒冕質疑,假如辯方指被告犯案主要是受酒精、毒品及人格障礙等因素影響,那麼一個有戀童癖的人殺死兒童,又是否能以神志失常作減責理由而改認誤殺。辯方專家證人Richard Latham認為涉及眾多因素,難以簡單定論。

專家指被告有高度智慧

法官再問,根據英國案例,自願神志不清(voluntary intoxication)不被接納作為減責理由,問專家是否認為被告不可抗拒飲酒?專家指自願與非自願之間難以界定,有關人士或會由起初自願飲酒,到後來依賴越來越嚴重,難以自拔,變得非自願;況且被告在生理上受到強烈驅使,要使用酒精及毒品以獲取愉悅感,難以抗拒。
專家形容被告擁有高度智慧,先後在劍橋大學獲取一級榮譽歷史學位及二級榮譽法律學位,但因他的自戀型人格及自視過高,經不起批評或失敗,認為法律僅獲二級成績只因別人不了解他。被告曾形容以神志失常作為減責理由的相關法律條文是「惡法」,但專家認為被告只是想炫耀法律知識,並非刻意營造受精神問題困擾的形象。被告又曾在警誡會面下指出警方程序有誤,甚至在還柙後仍不相信自己是普通的階下囚,曾向懲教員發施號令,有控制欲。
被問會面過程中有否被操控或欺騙危機,專家揚言最重要是認清那人非病人,取得資料只為法庭所需而非為被告。專家亦會作全面評估,並以不同方式提出相同問題,確保答案真確性。專家認為被告無刻意誇大個人精神問題。
■記者楊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