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筆記】
聯邦調查局(FBI)大選前夕重啟希拉莉「電郵門」事件調查,這比起早前盛傳特朗普要抖出克林頓性醜聞更具殺傷力。希拉莉回應此事時神態極不自然,特朗普則乘勢而上力求絕處逢生。美國大選來到最後一刻爆出大新聞,電視辯論後一直民調佔先的希拉莉,隨時大熱倒灶。
由於FBI已經公開此事,奧巴馬政府內部無人膽敢插手,只得任由事態自行發展。不過,由於涉及電郵數量甚多,能否趕及11月8日大選前公佈仍是未知之數。但是,事件的懸念亦在於此:若初步證據指稱希拉莉涉事,她必然全力否認;若調查後認為無涉,就輪到特朗普陣營指摘FBI偏袒希拉莉。
這兩個結果勢將帶出另一個可能,那就是大選敗戰的一方不服氣,拒認選舉結果──特朗普早已說過,輸了大選他就不會承認,如今扯出電郵門,肯定更難認賬;倒過來倘若特朗普勝出,希拉莉陣營就會不服,認為FBI的調查影響了選民意向。
現時全美目光朝向FBI,這個聯邦執法部門面對極大壓力,然而客觀上也因為事件萬眾矚目,FBI會有更大的調查空間及自由度,乾着急的是特朗普及希拉莉兩方陣營。特朗普聲稱此事比水門案更嚴重,看來肯定抓着不放,不推倒希拉莉不罷休。
話得說回來,電郵門確是喚起人們對水門案的回憶,兩案有某些地方極其相似:兩宗事件都涉及FBI。水門案當中,向《華盛頓郵報》洩密的是當時的FBI人員、代號「深喉」的費特;電郵門則是FBI再開檔案調查希拉莉事件。歷史會不會重複,此刻無法猜度,但歷史有的時候實是太過相似。
安裕
美國大選期間逢周一、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