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胡官說得對 換人才能解決問題 - 盧峯

蘋論:胡官說得對 換人才能解決問題 - 盧峯

胡國興大法官宣佈參與特首選舉的消息不但來得合時,也非常值得歡迎,令原來撕裂的政局出現一點點轉機。我們不知道胡官的特首之路可以走多遠,也難以知道他能否取得足夠選委提名入閘,只希望他能保持現時有話直說,不修飾,不矯情,以港人心聲發言的政治素人姿態繼續競選,令梁振英不能不面對他的過失,不能再以「語言偽術」狡賴,令大部份人看清楚梁振英四年多的管治如何令社會扭曲變形。
為甚麼說胡官宣佈參選的消息來得非常合時?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可以沖淡令人生厭的「小學雞宣誓風波」,其二是把政治焦點重新集中在梁振英個人操守及施政過失問題上。

老實話不啻是一股清流

先說第一點。從十月初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以兒戲、狡賴的態度掀起宣誓風波後,二百多萬選民選出的立法會登時被二人的鬧劇騎劫,精力、政治資本都浪費在無意義、不負責任的角力上。弄的該做的事沒有做,該追究的人沒有追究,反而人人一身髒水,立法會這個民意代表機構變成一個不堪聞問的醬缸。更可怕的是,小學雞宣誓風波成了狼英及土共一張天掉下來的王牌,令他們既不用面對立法會選舉失利的責任,也可以避過UGL醜聞及廉署異常人事變動的調查,並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大力炒作中港矛盾及民族主義,把香港跟內地及社會內部推向更分裂,從而增加本身的政治本錢。
胡官上星期振臂一呼宣佈參與特首選舉,正好把政治焦點從「小學雞宣誓風波」轉移,讓大家不用再為兩個只懂逃避責任、狡賴的人爭論不休,讓各方面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問題上:那就是下任特首該是個怎樣的人,香港未來五年該走怎麼樣的路,是進一步撕裂對抗,還是可以多一點求同存異,少一點你死我活的躁動。這不是比爭論兩隻小學雞是說「支那」或是「鴨脷洲」口音有意思得多嗎?
另一方面,以政治素人之姿出現的胡官把市民最普遍的感覺清楚道出,沒有半點語言偽術,沒有因政治不正確而迴避,更沒有虛偽客氣。就以中港各方面矛盾為例,他從六四說到二十三條立法,既說要向北京反映平反六四的決心,又直言二十三條立法是憲制責任,由香港自行立法遠比由內地代為立法好。這樣的立場不管泛民或建制都未必接受,甚至可能兩邊不討好而捱罵,但胡官就是如此坦白的交代自己心底的看法。跟過去幾年只管擺立場、擺姿勢的風氣相比,跟梁振英及「梁粉」的語言偽術及謊言相比,這些老實話不啻是一股清流。

令市民看清梁振英禍害

最教人有共鳴、最大快人心的還是他毫不留情的向梁振英「挑機」,直斥他的不是。梁振英為了反擊一眾潛在挑戰者,上星期多次借出席公開場合為自己辯解,包括公開詰問換人會不會令搞「港獨」的人收手,會不會改善房屋及土地供應從而解決不少人居住難的問題。梁振英大概以為這樣的反問可以堵住悠悠眾口。好一個胡官在電台節目上立時有力回擊,清楚表明換人未必能解決問題,但不換人肯定解決不了!
胡官說得有理。試想想要不是梁振英幾年來一直煽風點火,激化中港矛盾,放棄捍衞香港的制度,香港怎會出現想跟中國隔絕甚至獨立的聲音。不像胡官所說那樣換人、換特首,香港顯然解決不了所謂的「港獨」思潮問題。
胡官宣佈參選後,不少人都在估計他是代表那股力量出招。有的認為他是為盛傳將辭職參選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開路,有的則來個相反的論斷指他是要𠝹走曾俊華以協助梁振英連任。這些分析有各自的根據,但也有它們的盲點局限,需要更多時間觀察才能確定胡官的「角色」。但當前最重要的是,胡官這個政治素人能讓市民清楚看到梁振英及「梁粉」們帶來的禍害及扭曲,把矛頭指向他們,令他們不能輕易蒙混過關!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