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日前公佈《香港2030+》遠景規劃,建議發展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共1,720公頃土地,被質疑過度規劃。局長陳茂波(圖)在網誌指本港儲地艱難,只有「唔夠地」之實,沒有太多地之嫌,否認只懂「硬發展」。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質疑陳根本無回應未來人口回落帶來的問題,房屋問題源自房屋資源分配不均,拓地再多只是滿足發展商需求。
朱凱廸:無回應問題
陳茂波以「《香港2030+》:香港2030…家」為題撰文,指近日有人指創造發展容量等同過度規劃,他反駁指政府儲地困難,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不單作住宅發展,亦為締造新經濟平台,而坊間誤解當局只懂「硬發展」。他認為是次規劃提出發展同時促進可持續發展,確保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接受影響時,亦善用綠藍資源及推行綠色基建,非被動地緩減損失,重申建設經濟、開發土地與環境保育從無牴觸,並非先發展、後保育。
不過,朱凱廸批評陳無回應外間憂慮,如統計處資料指2043年人口達822萬後將下跌,「佢答不到人口下跌會點搞,數據又經常改變,跟邊個至啱?」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2030+》根本是特首連任的政治酬庸,質疑當局借此為發展商釋放北部農地。至於政府建議在北部發展高科技,「係畀國企定香港人做?有冇人會去到咁遠搞高科技?」他亦批評陳茂波經常隔空寫網誌回應外間批評,卻拒親身與團體會面聆聽不同聲音。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