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監管機構把關能力不時受質疑,市場聚焦如何處理漢能薄膜發電(566)復牌,以及創板股百齡國際(前編號8017)司法覆核挑戰除牌決定。
除牌股或覆核博賺4億
漢能從去年7月被證監會勒令停牌至今,有傳已獲證監會開出復牌條件,包括任命財務顧問、由指定核數師發出無保留意見的核數報告等。雖然業界多認為漢能復牌難度高,更可能終被評定「不適合上市」,但市場依然憂慮此「神奇股份」會否不惜一切謀求復牌,而再度引來監管機構內訌。至於停牌多年的百齡國際,上周被除牌後立即尋求司法覆核,指聯交所罔顧小股東利益,聯交所發言人不評論個別公司決定。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司法覆核須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大部份淪落至除牌的公司已經陷入財困,故極少見反控聯交所。他估計或因上市地位有價有市,不排除已找到金主的公司會垂死掙扎,「打官司都係千幾萬啫,如果復到牌,轉手賣個殼就已經賺4億幾」。
翻查資料,2008年三元集團(前上市編號140)被聯交所除牌後尋求司法覆核,指除牌決定欠客觀標準。翌年聯交所上訴成功,三元再尋求終審法院上訴,惜被駁回,終難逃除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