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乳癌病人要切乳保命,術後失去女性特徵,身體的缺陷令心理亦受影響。外科醫生指出,現時病人可在切除乳房後即時重建,若是局部切除,可在手術設計上將疤痕減到最少,病人康復後仍可自信地生活。一群乳癌病友便擔任模特兒,為病友組織拍攝月曆,她們有的重建了乳房,有的佩戴義乳多年,以行動證明「有自信誰都可以美麗」的道理。
記者:嚴敏慧
廣華醫院乳癌病人互助小組「妍進會」邀請11名乳癌康復者,出任模特兒拍攝2017年月曆,她們化上美妝,穿着黑色背心甚至低胸裝,或以晚裝登場,配上自信笑容,誰也看不出曾經患病。
是次項目統籌兼廣華醫院外科部顧問醫生英偉亮表示,乳癌治療除了疾病本身,也要讓病人提升自我形象。以該院為例,一年300宗乳癌手術,約有一半屬局部切除手術,病者可保留乳房,其餘為全乳房切除,當中約15至20宗手術會即時為病人重建乳房,由於病人自身的乳頭及皮瓣可以保留,重建效果理想,「自家形狀可以keep到,病人入手術室有乳房,出手術室都有」。
但同時切除及重建乳房手術時間較長,年長病人未必能接受長時間麻醉,未完成化療及電療的病人也不能即時重建乳房,但可待完成所有治療再做重建手術。英指,是否介意切除乳房其實很個人,有人會擔心別人怎樣看待術後的自己,亦有人擔心能否穿回術前的衣服,由於外置義乳效果很好,上述問題不用擔心,反而照鏡時是否接受自己的身體才是重點,「接受唔到就重建,幾多歲都可以做,最年長做過67歲」。
戴義乳照游水
50多歲的林燕萍,2000年確診乳癌,需全乳切除,醫生讓她看切除全乳術後的參考相片,即時哭成淚人,「成個人down晒,但又唔可以唔切,唔可能等死」,幸可選擇即時重建,將肚的脂肪植入胸部,「手術都辛苦,肚有傷口,十幾日都未可以自己洗頭」。重建手術效果理想,她在月曆中以低胸裝上陣亦未見疤痕,「嗰時瞞住媽咪做手術,怕佢擔心,到佢走嗰日都唔知」。
65歲的周旭98年確診乳癌,選擇「全切」,「執番條命最緊要」,之後一直佩戴義乳。她指戴義乳就像着多件衫,甚至照游水。性格樂觀的她從不介意自己不完整,幸運地丈夫也冇問題,但知道曾有病友的丈夫因太太做了手術,最後選擇離開。
英指,讓乳癌康復者拍攝月曆,是希望外界知道不論曾做電療、化療或手術的病人,都可活得自信精采,「影月曆要搵靚女,冇一個病友唔靚,其實着泳衣都冇問題」。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