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時裝絮語】
幾乎每個行業都有一本《聖經》,飲食界有《米芝蓮》,時裝界有《The Business of Fashion》。這個由時尚網站每年選出的5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簡稱BoF500,Anna Wintour和Rick Owens長期上榜。今年新打入BoF500,除了不少二、三十歲新晉設計師,還有位54歲的白髮男Alessandro Dell'Acqua。心想這名新血有點老?但單憑他近年在歐美竄紅的速度,就知道他絕對有心有力。
要說眼前這位意大利時裝設計師是顆新星,不太貼切,事關他31年前已當上創意總監,可是他又真的在近年才竄紅。畢業於老牌學府佛羅倫薩美術院,1985年23歲的他就被法國設計師Christian Lacroix也曾效力的意大利品牌Genny任命為創意總監,設計路途走得很順。1996年他創立品牌Alessandro Dell’Acqua,但13年後他決意捨棄這個「親生女」,創立以其幸運數字命名的新品牌——N°21。四年間更當上了法國高級女裝品ROCHAS的創意總監,身兼兩職卻做得越來越好,近年成為荷李活女星新寵兒。
社交平台興起 年輕一代易成名
在這兩、三年間,Alessandro一下子成為歐美其中一位最炙手可熱的設計師,今年更首次入選BoF500。眼看其他新入選的二、三十歲新晉設計師,可會把這位54歲白髮設計師比下去?Alessandro聳聳膊頭地說:「年紀也是一個因素,年輕設計師要成名容易得多。」在這個行頭三十多年,他直言社交平台的出現為時裝界帶來變化。現時幾乎人人都有facebook和Instagram,單是一場時裝展只要有人按“like”或“share”,作品就能瞬間傳到世界各地,「這些平台的感染力和傳播速度很驚人,一夜成名不再是天方夜譚。」
若要把設計師分成偶像派和實力派,Alessandro絕對是後者,不追求鋪天蓋地的「洗版」效應,但勝在站得穩。在時裝界中,品牌創意總監和首席設計師這些職位有如玩音樂椅,音樂仍未停下已換了好幾個人,那些陌生的名字仍未記下已被人遺忘。而ROCHAS早前剛與Alessandro續約,是近年罕見的例子。
反對即食文化 抹煞期待扼殺創意
除了社交平台,“See-Now-Buy-Now”的即食文化也顛覆了時裝業界,即是由原來時裝展後半年才推出市場,改為一完騷後就要即時上架,就連Tom Ford和Burberry都要屈服。Alessandro對此模式表示不認同,更指會扼殺創意,「具創意的時裝不能追求即時性,所有細節都需要時間製作。加上客人能馬上買到,對時裝就不會再存在期待。」時裝,向來賣的都是個夢,講即時性說穿了就是商業把戲、是向現實低頭。
在時裝界正處於動盪時期,他在逆市進軍日本和韓國,今年更進駐香港,他指原因只有一個,是亞洲人對時尚的觸覺很敏銳。「亞洲人很留意時裝和潮流,他們很懂得打扮。」星星、蕾絲、閃石混搭鐵扣、皮革、oversize,選擇在中性間遊走的N°21正中香港女生口味。「雖然身形較歐美女生袖珍,但一些短身服飾絕對難不到香港女生。」
訪問尾聲,我斗膽地掏出白紙和顏色筆,請他即席騷兩手。本着十個有九個設計師都會拒絕的心態提出,豈料他又笑笑口答應。接過紙筆,那個在訪問中坐得渾身不自在的他,馬上走進入自己的世界,三兩下手勢已完成設計手稿,還自動簽名送上。過後還與同行品牌團隊攬頭攬頸地離去,沒有一點輕狂驕傲,這樣的務實及親和力,可能就是從時間中浸淫出來。
炙手可熱 荷李活女星捧場
今季入手貨
後記:貴人出門招風雨
是次訪問撞正八號風球,訪問前與Alessandro閒聊兩句,談到中國有句說話叫「貴人出門招風雨」,看他在時裝界的走勢,也許所言非虛。
N°21 中環雪廠街10號地下E號舖
記者:羅祖兒
攝影:鄧鴻欣
編輯:謝慧珊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