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日劇世代唔怕貴 情迷和式傢俬

八方人物:
日劇世代唔怕貴 情迷和式傢俬

K-Pop再流行,但於日劇年代成長的80後,對日本文化仍有情意結。不少80後陸續踏上置業階梯,溫潤木質紋理配襯淡黃燈光,狹小斗室營造舒適愜意感覺,正是理想和式蝸居。同是80後的蔡志榮看中這市場,設樓上傢俬舖COME IN',拒絕連鎖店式倒模,主打優質日本木製傢俬及木造精品小物,冀引進簡約日式生活態度。
原本從事平面設計的阿榮,6年前走出comfort zone,與拍檔趁樓上店熱潮開設樓上傢俬舖,「嗰時買傢俬選擇唔多,得啲大型連鎖店,但好多人都想買特別啲嘅嘢」,以款色特別的木製傢俬為賣點,「因為木傢俬天然易襯,放10年20年亦唔容易過時」。
有別於街舖追求多元化,店內所售傢俬大部份從日本進口。他指顧客多為26至40歲的人,成長在日劇最盛行的年代,對日本文化有情意結,「會覺得日本嘢好有型」。而較小巧的日式傢俬比歐美設計更適合港人狹小生活空間,「好似東京咁其實(空間)同香港差唔多」。集體回憶概念帶動生意額連年上升,高𥧌期單月銷售額可達7位數字。

阿榮(小圖)的店舖主打日本木製傢俬,專攻有日劇情意結的80後。江俊豪攝

人手製 存貨不多

阿榮稱日本傢俬做工細緻,但要取得代理首要展示誠意,往往要飛抵當地親身交涉;但一旦開展合作,對方即會全力配合,「一同佢講件貨有問題就馬上寄過第二件嚟」,絕不拖泥帶水。除對品質有追求,日本商家連擺放商品都要過問,「有時影張相畀佢哋睇,都會有意見話要點放先最好」。
優質商品自有「優質」價錢,店內傢俬售價從千多元至數萬不等,阿榮將店舖定位為中上檔次,又指香港人購買力絕對不低,「如果啱心水貴啲都會買」。為保持新鮮感,每件商品存貨不多,「而且好多都係人手製,有時就算好好賣都冇咁多貨」。
乾淨俐落的店面設計,木造層架上放有各種小擺設,加上淡淡木香,為整間樓上舖增色不少。阿榮指傢俬並非消耗品,「你唔會日日買,就算搬屋好多時都會帶埋走」,故從日本當地取經,引進特色精品出售,從木頭擺設到手製帆布袋應有盡有,「佢哋叫呢啲做小物」,將日式生活品味打包帶來香港。他笑言顧客有時受環境影響,「隨時會買多幾樣嘢走」。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