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DSE計分方法港大醫科 或收中文通識失手考生

改DSE計分方法
港大醫科 或收中文通識失手考生

【本報訊】中文科失手,也許仍能入讀港大醫科。香港大學昨舉行本科入學資訊日,吸引大批年輕人、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取經。港大醫學院指新一屆大學聯招收生會改計分方法,只計算考生最佳6科成績,4科必修科則只需達標。換言之若考生中文、通識成績一般,也有機會用成績較佳選修科替代,盼新安排可增加彈性,切合全人教育宗旨。
記者:廖梓霖

港大入學資訊日舉辦多個入學講座,醫科、法律等熱門科目講座皆座無虛席。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過往一直有中學校長、中學生向他反映,中文、通識科難考,「佢哋話中文科以前有範文背,𠵱家冇,淨係叻背書唔知點算」,提出將文憑試計分方法由現時4+2(4個核心科目加2個選修科)轉為計算6科最佳成績(中英數及通識仍須考獲3322或以上成績)。
梁卓偉稱醫學院研究認為改變計分法只會影響小部份學生,他指新計分法涵蓋課程包括內外全科醫學士、生物醫學學士、藥劑學學士,今年年底的聯招、2017年應考文憑試學生將沿用新計分方法。適逢港大醫學院130周年,醫科課程有不少改革,連帶內外全科醫學士、護理學的面試也有新安排。梁卓偉形容今日的社會互信「跌得好緊要」,惟擔任醫生必須仁德兼備,「最可怕係受過高等教育但係心術不正」。

面試分4站 考社會議題

為培育仁醫,來年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和護理學學士課程將有新面試模式,面試分4站,考生需就道德倫理、社會議題、溝通技巧及批判思考等4方面輪流接受考核,每站約面試6至8分鐘。梁卓偉稱求學不只是求分數,盼新面試令選才更客觀。
2016年港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的文憑試入學收生中位數為38分。梁指2016年文憑試僅約5.8萬考生應考,未來考生料亦較少,在僧少粥多情況下讀醫相對易。在昨聯招入學講座上,港大高級課程經理黃珮珊建議學生排列聯招的Band A頭3個次序時,A1可放最想考入、但難入的課程「博盡」,A2則放第二難入課程、A3則需放十拿九穩的「水泡科」。

考生心聲

李同學:「李國章做咗校委會(主席),局面都好難扭轉,但依然想入港大。」

方同學:「學生關心時事係好,但主要責任係讀書,唔想搞事製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