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腮耳背現硬塊 腮腺瘤警號 嚴重可變癌瘤致面癱

雙腮耳背現硬塊 腮腺瘤警號 
嚴重可變癌瘤致面癱

【本報訊】雙腮或耳背忽然發現硬塊,勿以為只是普通肉瘡而掉以輕心,小心是長出症狀不甚明顯的腮腺瘤。耳鼻喉科醫生指出,上述位置突然無故腫脹,按下去時更感到痛楚或是腮腺瘤病徵,雖然大部份腮腺瘤都屬良性,但若不及早切除,有機會變成癌瘤,並侵蝕面部神經引發面癱,提醒病人不應抗拒手術治療。
記者:于健民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袁寶榮表示,耳下接近腮骨位置或耳背後無故腫脹,很多人會以為只是肉瘡或是淋巴腫脹而未有理會或求醫。該些位置其實是腮腺瘤的常見部位,臨床顯示80%的腮腺瘤屬良性,20%為惡性,不過兩者同樣需要及早進行切除手術,若一再延誤診治,不單良性腫瘤或變惡性,面部神經也會遭癌細胞侵蝕。他稱,目前醫學界仍未找到腮腺瘤的確切成因,而其診所一年約接獲50宗新症求診。

微創術減留疤 滲口水風險

由於良性腮腺瘤約10%會變惡性,故亦需及早切除。袁指,以往的切除手術,需要從耳珠附近開始,沿着面部輪廓剖開皮膚以切除腫瘤,但會留下10至13厘米長的永久疤痕,及使面部皮膚凹陷,對外觀有一定影響。此外,亦有5%機率導致病人面癱及出現「弗雷綜合症」,即口水會不受控地由疤痕位置流出。過往有不少病人因為知道手術的風險而忌醫,更曾有病人的腫瘤因此而變惡性,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趕急接受手術。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袁寶榮

為了讓病人可放心接受切除手術,袁指,參考了拉面皮手術做法,改良出一套獨有的微創手術,新手術在切除腫瘤時改在耳背後落刀,配合可同時凝血及切割的「微創射頻電烙雙極刀」,令疤痕可控制於10厘米以下,而且會被耳朵及頭髮遮蓋疤痕,不會影響外觀。袁亦在新手術上作出另一突破,即能夠修補取走腫瘤後的皮膚凹陷問題,原理是抽取耳蝸下的「延伸胸鎖乳突肌瓣」肌肉及微細組織,填補腫瘤位置,以免唾液腺因為太接近表皮膚,在分泌口水時,令口水大量滲出皮膚。上述的手術成果已於知名學術期刊《歐洲耳鼻喉科雜誌》刊登。
袁稱,由2011年至今已為接近600名病人進行相關手術,未有病人出現如傳統手術般的後遺症,亦有不少病人因知悉手術後遺症風險大減,不再抗拒進行手術。但他表示現時手術仍有局限,包括難以應用於6厘米或以上的大型腫瘤切除手術。另外,不論傳統或微創手術,病人術後亦需留院5日,以及接受1個多月的電療才能康復。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