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一家私立學校一名新婚不久的女教師入稟法院,要求在職場繼續使用她婚前的本姓。她在遞交法庭的文件中指出,她的學生、家長、同事都是以她的本姓認識她這個人的,因此,她要求繼續在致家長函、考勤簿和成績單上使用自己的本姓。
東京地方裁判所三名全部男性的法官一致裁定,不能迫使原告的僱主允許她在工作中使用本姓。裁判所稱調查顯示只有四分一的女性在工作中使用本姓,所以這種做法「在社會中並非根深蒂固」。
日本女性婚後多數放棄自己的姓氏而跟隨丈夫的姓氏,這個源於百多年前明治時期的法律:所有夫妻必須用同一個姓。不過法律並無列明夫跟妻姓,抑或妻跟夫姓,所以理論上,男女結婚時可自行選擇用誰的姓。不過社會現實是96%的女人跟隨丈夫的姓。所以,如果那個新婚的女教師堅持使用自己的本姓,也許唯一的方法是讓丈夫跟她的姓。
在日本,丈夫跟妻子的姓雖然罕有,卻也不是沒有,執政黨自民黨國會眾議員野田聖子一直倡導夫妻使用不同姓氏的權利,「我們立法者必須消滅這種錯誤做法」,野田的丈夫跟了她的姓,不知是否為了支持妻子的政治主張。
隨着女性越來越多投身社會,很多人在婚前已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成就,有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業,所以部分女性為了保留做自己的權利,情願不跟伴侶進行婚姻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