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學費8.4萬 私立小學逼學生降級增設「分流班」最少7年才畢業

每年學費8.4萬 私立小學逼學生降級
增設「分流班」最少7年才畢業

【本報訊】新辦混合學制私立學校藏升學陷阱,有學生被迫讀7年小學。本報接獲多名家長投訴,指標榜一條龍升讀直資學校的私立小學新會商會港青基信學校,於開學兩月後突以學生不達標為由宣佈重整班級,受影響學生被迫留級或降級。有受影響家長指其所屬班級最少廿多名學生有相同遭遇,又指校方突增設「分流班」,子女將來讀畢小六後,須再讀一年分流班才能升中,變相最少讀7年小學。
記者:葉偉東

位於深水埗的新會商會港青基信學校2013年創校,推行混合學制,以本地課程教授中文、數學科,其餘課程則以英國小學課程教授。現時該校全年學費連雜費共約7.3萬元至8.4萬元,標榜可一條龍升讀新會商會港青基信學校。該校現正值休學周(Sem Break),於前天家長會宣佈下周一,即休學周完結後調整班級。出席的家長均獲派通告,列明自己子女的新班級,同時要求讀畢小六的學生再讀一年新增「分流班」(Local Stream Class),即學生需最少讀7年才能畢業。家長稱該校有300多名學生,未知實際降級人數。
家長張小姐(化名)指獲通知其原就讀小四的子女,需重讀小三中文及數學科,其餘科目如歷史、科學、地理則不變,維持小四程度,「但兩年後就算升到上小六,校方如果話(學生)得小五程度中文同數學,咪又即係逼人讀多一年小六(分流班)」,直指校方「變相」逼學生讀7年小學,亦未給家長其他選擇。張指其通訊群組內有廿多名小四家長稱有同樣遭遇。

開學兩月才公佈安排

張斥校方未解釋調班原因,質疑校方忽然增設一條龍升學條件,「佢只係話因為家長想升上一條龍嘅基信書院,話學生中文同數學能力唔達標,所以要調整,拆散個班」。張指其子女已通過小三評估升讀小四,成績中規中矩,不理解開學兩個月才調班的安排。
另一小三家長張女士亦投訴出現同樣情況,指其小三適齡兒子被安排重讀小二中文及數學班,日後也須讀分流班才能升中,稱下周復課後「同學、老師係邊個都唔知」,不滿校方安排混亂倉促又欠交代,「就算我個仔真係未達標,至少都要話畀我知再重讀落去,可以點提升成績,但校方乜都冇講」,又稱因為對辦學團體香港基督教青年會(YMCA)有信心才入讀,擔憂將來未能一條龍升中。
該校校長Mary Briggs向《蘋果》覆稱,部份家長未有出席家長會,故未能理解調班安排,又指家長應直接聯絡並與校方溝通。對於家長上述投訴是否屬實等其他問題,Briggs僅稱無可奉告。本報向辦學團體YMCA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
教育局稱收到家長查詢該校的班級調整安排,又確認「校方曾向家長建議為個別學生的中文、英文及數學分班學習作出調整,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稱將向學校跟進查詢,以確保該安排切合學生的學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