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梁君彥「自閹」又矮化立法會 - 盧峯

蘋論︰
梁君彥「自閹」又矮化立法會 - 盧峯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果然在北京及建制派強大壓力下「跪低」,昨天宣佈暫時不會讓青年新政的游蕙禎、梁頌恆宣誓及正式就任議員,一切待司法覆核有結果後再決定,至於另一位未完成宣誓的議員劉小麗則可以在今天按正常議程再宣誓。梁君彥的決定雖然不算意外卻讓人非常失望及遺憾,因為他選擇屈服在建制派的政治壓力下,把原本屬於立法機關及主席的權力拱手相讓,削弱立法機關的權威及公信力,令三權分立的體制變得越來越行政獨大。顯而易見,梁君彥今次不負責任的決定將會帶來難以估計的長遠破壞。
在當議員及內會主席的時候,梁君彥已經常表現出偏袒建制派的情況,不能公正公平的主持會議及執行規則。今次在爭議聲中出選立法會主席,更倚賴建制派全力支持才能上位。這樣的立法會主席本來就難令人有信心。想不到的是,他上任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就不顧法律、議事規則及先例,不惜打倒昨日之我,不惜損害立法會的公信力也要為建制派護航,讓他們不必冒上拉布、搞流會的風險。像這樣不公不正的主席怎能不讓人失望及遺憾。

任行政機關為所欲為

正如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召集人涂謹申所言,從上星期三到今天游蕙禎及梁頌恆兩人沒有在議會內有甚麼新動作,他們的議員身份沒有任何改變,高等法院也沒有頒下禁制令阻止立法會主席為二人宣誓。也就是說,梁君彥完全可以行使作為主席的權力,按議事規則及先例盡快為幾位議員宣誓,完成整個宣誓程序,令立法會開始正式運作。
更重要的是,堅持為議員宣誓可以讓全港市民看到,立法會主席有自己專屬的權力,不受行政機關指指點點,而梁君彥自己則是有腰板有膊頭的主席,不是建制派政團的傀儡。可惜,梁君彥沒有這樣的勇氣,他選擇了棄甲曳兵,放棄手上應有的權力,讓行政機關及建制派為所欲為。一夜間,他令自己變成「閹割」立法會的罪人。
退一步看,梁君彥即使決定為二人宣誓也不影響法院的司法覆核程序。要是法院日後決定兩位青政議員沒有誠意遵守誓言又或是違反《基本法》104條有關宣誓的規定,法院自然會有處理,包括宣佈兩人不能擔任議員。換言之,梁君彥決定為兩人監誓是不意味他們第一次宣誓時的過失不受追究,也不意味他認同兩人搞的鬧劇。他有甚麼必要親手閹割立法會及主席的權力,矮化立法機關呢?

鼓勵流會影響更深遠

至於他昨天提出的解釋包括要確保立法會暢順運作更是破綻百出,言不成理。是的,建制派的確威脅不惜以流會方式阻止兩人宣誓,但一、兩次大會流會所造成的傷害或拖延只是暫時性的,不影響整體運作。更何況特區政府也明言到下月中才會有議案提交立法會,重大政策則因為政府即將換屆而放慢推出。按這樣的情況,在十一月初法院開始司法審核聆訊前立法會沒有甚麼逼切需要通過的法案及政策,建制派流會可說影響不大。可他今次為了怕建制派流會的威脅而改變決定,這意味「流會」是有效的工具,足以拖慢甚至改變立法會工作進程,令主席轉軚;未來只會鼓勵更多政團、更多議員採取同樣的手段逼主席就範。這對立法會運作的影響不是更大更深遠嗎?
梁頌恆、游蕙禎兩位議員搞的小學雞宣誓鬧劇當然可鄙,也損害了立法會的形象及權威。但梁君彥為了應付這場鬧劇甘心放棄立法會主席的權力,閹割立法會造成的傷害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梁君彥把立法會這個原本最具民意代表性的機構變成行政機關及北京的幫兇時,立法會如何能有效監察及制衡政府,為市民發聲呢?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