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健康online】又到秋冬食蛇季節 蛇肉營養豐富助抗病

【動畫‧健康online】
又到秋冬食蛇季節 蛇肉營養豐富助抗病

秋風起三蛇肥,秋冬又是食一碗熱辣辣蛇羹的季節。中醫師指出,不少市民誤解食蛇會令人燥熱,其實蛇是平性偏微涼的食物,本身不溫不燥。蛇有驅風通絡、活血功效,加上含優質蛋白質,故進食後令人感到溫暖,特別適合氣血兩虛人士進食,建議每星期可吃1至2次。男士食蛇更有助氣血運行旺盛,可幫助改善體質、有利房事。至於用蛇鞭連同其他溫熱食藥材同服,更可達壯陽效果。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食蛇可驅風通絡,適合經絡不通或痺痛人士進食,例如患風濕關節疾病。因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進食蛇肉如蛇羹後可增加營養,提高抗病力。氣血兩虛人士,即容易手腳冰凍、頭暈眼花、易攰、經常不夠氣、面色蒼白等,宜用蛇肉煲湯或燉湯,並加入溫性藥材如陳皮、黨參、淮山及杞子等,令食蛇變得平和。

臨床上中醫會以「蛇蛻」(即蛇換皮時脫下的皮屑)入藥,有驅風定驚、止癢消腫作用,彭指,可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牛皮癬或風癩等,常用包括烏梢蛇。蛇膽則可止咳化痰、袪風除濕,氣管敏感、久咳人士都可食用,但切記要煮熟,建議可與生薑、桔梗、陳皮及川貝一同燉湯。混合黨參、北芪等中藥浸蛇酒,有滋陰補腎、提氣行血及通經絡功效。

由於食蛇有活血功用,有助氣血運行,男士進食後,可改善體質,有利房事。彭指,蛇交配時間較長,加上含豐富蛋白質,故有指食蛇可「以形補形」。在中醫角度,蛇鞭入腎經,有大補腎壯陽作用,建議連同其他溫熱食材進食,例如鹿茸、杜仲、巴戟等,可幫助提升有關功效。

彭推介市民可烹調「淮杞桃膠竹絲雞蛇湯」飲用,有健脾補腎、滋陰養血功效,男女老幼都適合。煲「三寶鹿茸燉蛇湯」則有補腎壯陽效果,有性功能障礙、怕冷或夜尿多人士適合。她又提醒有部分人士不宜食蛇,因為蛇太行血,高血壓人士不宜,加上有活血功效,孕婦誤食或會引致胎動不安,也應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