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白鱈vs銀鱈 一平一貴如何分?

【飲食籽】白鱈vs銀鱈 一平一貴如何分?

【飲食籽:菜市場學】
銀鱈魚油脂高,美味但易吃膩,令人又愛又恨。除銀鱈魚外,坊間亦有一種白鱈魚,若將兩者切成魚塊,外表都是白雪雪的甚相似,但身價卻可以相差每磅約$30,你懂得分辨嗎?

曾於酒店西廚部工作十多年的「摩司」馬銘祺師傅指,白鱈魚與銀鱈魚相較下,前者魚肉和魚皮較白,魚鱗較大塊;後者魚皮則呈灰銀色,魚鱗密度較高。至於烹調秘訣,師傅提醒要先用鹽和麵粉塗抹魚片,「這類魚比較濕身,若事前不這樣做,烹調期間魚很容易會煎爛。」他還提醒,在家煮的話,油溫一定要夠高,期間可倒去多餘的油,「牠們油份較重,太多油就不好了。」

坊間銀鱈魚料理很常見,魚肉以油脂高見稱。

「達興凍肉公司」老闆
林堅真

「摩司」馬銘祺師傅

白鱈有咬口 銀鱈滑溜

馬銘祺師傅示範煎魚,不消十分鐘,待魚塊三面均呈金黃色便上碟,他讓我嚐嚐兩者分別。兩種魚的魚皮均煎得非常香脆,肉質方面則各具特色,白鱈魚予人結實口感,挺有咬口,銀鱈魚肉質較易散開,相對滑溜。雖然份量不多,但兩塊下肚已覺飽滯,試過味道,我好奇牠倆的廬山真面目,馬銘祺師傅帶我去他平日取貨的凍肉舖「達興凍肉公司」, 剛巧銀白二魚皆有存貨,凍肉舖老闆林堅真指:「中型銀鱈魚一般7至9磅,白鱈魚通常達15磅以上。」價錢方面,他指五年前銀鱈魚本來較貴,惟近幾年白鱈魚產量下跌,故身價現已超越前者,差額每磅約$30。

白 鱈
學名: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小鱗犬牙南極魚)
市場俗稱:白鱈魚、智利鱸魚
英文俗稱:Chilean Seabass、Mero、Toothfish
生長海域: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熟的白鱈口感結實,與銀鱈魚相比,相對不太膩。

生的白鱈,魚皮呈白色為主,魚鱗較大片。

價錢方面,銀鱈魚(上)每磅$138,白鱈魚每磅$170。

不用十分鐘,馬銘祺師傅已把銀鱈魚煎得表面金黃。

銀 鱈
學名:Anoplopoma Fimbria(裸蓋魚)
市場俗稱:銀鱈魚
英文俗稱:Sablefish、Black Cod
生長海域:北太平洋、阿拉斯加等海域

熟的銀鱈,肉質較易散開,入口滑溜。

生的銀鱈,魚皮呈灰銀色,魚鱗密度高。

兩者一拼之下,可見白鱈魚。(右)的魚肉較白。

達興凍肉公司 筲箕灣金華街33號地下
摩司 筲箕灣東大街28號地下

記者:湯珮然
攝影:周芝瑩
編輯:陳漢榮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