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港史有條件獨立成科

專家:港史有條件獨立成科

【本報訊】教育局初中中史課程諮詢文件對二戰時英軍及加軍在香港的角色、六七暴動、保釣行動等香港歷史大事未有着墨。有學者指相關歷史可解釋香港前途問題及政治發展,更指香港史有條件獨立成科。
著有《孤獨前哨》、《老兵不死》的浸大歷史系助理教授鄺智文解釋二戰香港戰役何其重要,「第一係可以知道香港當時喺亞洲有幾重要,第二,香港前途作為一個問題,最早探討嘅時間就係二戰」。

二戰史塑造今日香港

淪陷前後香港是「物資進入中國的窗口」及「日軍通往南洋的跳板」,因有設備良好的造船中心,故在亞洲有極重要戰略地位,「香港係幾個國家之間嘅爭議點,例如國民政府曾向英國講要收番新界,但英國拒絕,指戰後會以整個香港作為問題去談判」,戰前國民政府曾打算將香港主權賣予英國、戰後美國亦曾考慮佔領香港。鄺直言這段歷史塑造出現在的香港,「係其中一段重要嘅歷史,去理解香港點解會係香港」。
另一歷史學者鄺健銘更指,香港作為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中心,香港史有條件獨立成科,「點解香港唔可以有獨立成科嘅香港史去講同世界嘅關係?而要將香港擺喺中史裏面講?」
本身是中史科教師的教協理事陳仁啟,在教協座談會指諮詢文件未提香港開埠後歷史精華。當年香港是中國近代的「安全島」,民國軍閥混戰及抗日時期、49年中共建國前後,或後期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時期,均有大量內地人逃來香港,「但呢種中國歷史發展嘅互動,課程內就似乎見唔到」。他指課程未提及省海大罷工、六七暴動、保釣行動等重要香港歷史事件。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