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叱咤美國社運界的學運和反越戰領袖海頓(Tom Hayden 圖)前日逝世,終年76歲。遺孀威廉斯指他患長期疾病,去年曾經中風。洛杉磯市長加爾塞特讚揚他是一代「政治巨人」。
海頓生於1939年12月,1960年以密歇根大學學生身份參與成立「民主社會學生聯盟」(SDS),兩年後草擬《休倫港宣言》,提出反族種歧視、反核戰等主張,決心改變世界。1965年,他隨未經授權的代表團訪問北越,兩年後再到當地救回三名美國俘虜,獲國務院嘉許他的人道工作。
1968年,他率領群眾在芝加哥民主黨全國黨大會舉行反越戰示威,引發暴力騷亂,與其他示威者被控煽動叛亂,是為「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海頓與其餘三人一度被定罪,後來成功翻案。
珍芳達前夫
海頓在1971年邂逅影星珍芳達(Jane Fonda),兩人在反戰路上志同道合,兩年後結婚,成珍芳達第二任丈夫,育有一子。海頓在珍芳達資助下步入加州政壇,先後獲選加州參眾兩院州議員,專注環保及教育議題。二人的婚姻維持17年後,各自另組家庭。
海頓之後嘗試角逐加州州長和洛杉磯市長失敗,但仍在左翼政界活躍,曾出任左派智庫「和平與公義資源中心」總監,分析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國的軍事介入、毒品政策和全球貧窮問題。海頓視參與反戰社運為人生中輝煌時光,曾在回憶錄寫道:「我懷念60年代,常常如此。」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