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講英語,喜歡夾帶中文句子──不,不是說廣東話而其中夾雜英文字,而是倒過來,以英文為主導──這樣講法,當然是為了憐憫英文講得斷續破碎面有自卑色的港男的聽解能力。
譬如,「我約你Friday Tea吖」,我們感謝港女照顧港男,在非常顯淺的Friday和Tea兩個英文字(對方只三年級小學程度加還是新移民子女,也會明白)之外,還用了非常流利的「我約你」和尾音「吖」。「我約你」是主題,證明她對你已經有點Impressed,所以這句她很清晰,不想你接收錯誤,讓你高興,而Friday和Tea,這兩個字必須沿用英文,這是她的身份教養的底線,不能退卻。
港女講英文,比港男自信,而且美式發音準確。譬如叫一聲Peter,港男很求祈的粵腔英語「披突」、「屁蛋」,蹂躪人文精神,簡直令人髮指。有人注意到,港女的那個R音,重捲舌尖、拖長,Peter的那個Ter音非常強調,發音與Turbo或Masturbate的那個Tur相同。
這種地道的加州腔,不是在聖他巴巴拉的海濱跟一個同居的美資投行鬼仔(當然他也叫Peter)同居而滑浪過至少一年,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是無法Pick up得到的。
退一步,沒有去過柏克萊,但本地國際學校畢業,舉家移民多倫多,讀完UT,回香港做中資銀行,但是在藺桂坊蒲足三年,那個R也捲舌得夠性感。
中國的冰冰之類,不錯,身家連萬達股票超過二十億,她們或許在巴黎的Chanel走過紅地毯(法國人想打入中國市場),但開口一講CNN,就是「西嗯嗯」,戒不掉的農村味,這一點,中國大陸的美女加小鮮肉,北京上海重慶加起來,就是無法超越我們港女主權的蘭桂坊。
港女說英文,就帶着點希拉莉型的Feminism。她是在七十八樓的Board Room跟幾個鬼佬Partner(甚至是手下,Thanks to中國GDP的強大)開過會的,視像接通紐約華爾街。所以,英文一直說不好、出身屯門油尖旺的你,只擁有自慚形穢而躲在家中看日本AV的權利。
當港男還是一群小公雞,在地上簇擁掙扎、昂首撲翅的時候,港女一早就進化成麻鷹,飛向藍天了。人人都有夢想。擁有了發音美腔的英語,就是夢想的引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