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沙盒加快創新 撼新加坡

金融沙盒加快創新 撼新加坡

【本報訊】金管局經常被外界批評在金融科技發展上較同區對手新加坡落後,該局於9月初連推兩招催谷,包括設立「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及「金融科技監管沙盒」。
其中,沙盒推出逾半個月後,渣打銀行(香港)即透過沙盒,向內部120名員工試驗指紋認證登入手機銀行服務,有關服務將於下周初推出市場,反映沙盒確實有助加快推動新技術開發及落地,特別是放寬使用部份客戶真實資料作實驗,便利最後測試階段作出修訂。
對於有銀行即將引入指紋認證,及此舉與沙盒加快開發的關係,金管局發言人指不就個別銀行事宜置評。

測試期間監管要求較寬鬆

沙盒概念是提供彈性實驗場,讓銀行在指定時間內,以較寬鬆的監管要求(測試期間毋須百分百符合監管規定),運用部份客戶或員工真實數據,進行實境試驗,以便更準確收集數據,並且進行改良,以減低正式推出服務時的風險及偏差。
而致力打造智能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去年推出總值2.25億坡元(約13億港元)的基金,驅動當地銀行與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合作研發應用方案。有份借助基金撥款的新加坡華僑銀行,今年初設獨立運作的金融科技及創新部門,脫離傳統銀行模式運作,經篩選的合資格初創公司可進駐部門旗下工作坊,並由該行提供部份匿名客戶真實數據,讓初創公司進行最後階段的成果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