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困的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是本港唯一的有尾兩棲動物,在陸地行動緩慢,防禦性低;遇上危險時皮膚會分泌毒素,或翻轉身體露出腹部的橙色斑點假裝死亡。每年10月至2月香港瘰螈踏入繁殖期會變得活躍,四出交配及產卵。香港瘰螈受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狩獵或滋擾這些品種或牠們的卵均屬違法。上月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第17屆締約國大會中,香港瘰螈與長尾鯊等獲列入附錄II;任何人管有活生的野生附錄II物種作商業用途,須事先獲漁護署發出管有許可證,否則觸犯法例,最高可被罰款500萬元及監禁兩年,有關物品亦會被充公。
將修例監管出口貿易
香港瘰螈納入CITES附錄II,代表該品種雖未瀕危絕種,但如對其貿易不嚴加管理,便可能變成有絕種危險,而物種貿易受到許可證制度管制。楊嘉文指見過有外國人特別熱衷收集亞洲品種的瘰螈,港府將修例管制香港瘰螈進出口貿易,有望加強保護。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