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壓力衣物原本用於醫療用途,近年擴大至商業及運動層面,不少運動品牌推出壓力服飾,聲稱穿着後有助提升運動表現,並能紓緩運動後疲勞,加快復原速度。物理治療師指出,目前文獻主要集中在下肢研究,穿着壓力褲或壓力襪確有助劇烈運動後的恢復,可加快減輕痠痛,運動表現則只對超級長跑有輕微幫助,短跑及其餘運動表現則未有相關研究證實。
記者:伍雅謙
壓力衣物在醫療上應用已久,譬如術後病人需卧床,為免出現深層靜脈血管栓塞或下肢凝結血塊,便會穿着壓力衣物。物理治療師莊子聰指,近4、5年間,運動用壓力衣物潮開始熾熱,經常有人問及壓力衣的功效。
運動壓力衣的原理,是透過衣物的壓力,將血液內的垃圾物質由下至上排走,譬如一雙壓力襪,下方壓力會最大,小腿及大腿部份壓力較小,以幫助體內血液回流,減少導致肌肉痠痛的乳酸積聚。
有運動用的壓力衣物,聲稱穿着後有助提升運動表現及減低疲勞,不少人在行山或跑步時穿上。惟莊指,暫時未有文獻確定穿上壓力衣物能明顯提升運動表現,只有研究指出,下肢穿着壓力衣物進行馬拉松或超級馬拉松等長跑運動,或有少許幫助,令跑手能持續運氣及跑得更遠,但對於短途跑步及其他運動如打羽毛球等則未有明顯效果。
24小時內穿着加快康復
目前有關運動壓力衣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壓力褲及壓力襪,莊稱,有研究顯示穿着後確能紓緩運動後引起的下肢痠痛,特別是大腿內側及後側的個別肌肉。他引述英國倫敦聖瑪莉大學一項研究,根據12份文獻做的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顯示,壓力衣物對於運動後加速肌肉恢復,以及肌肉功能如急速彈跳等均有幫助,研究對比佩戴壓力衣群組與沒有佩戴的對照組,前者在主觀肌肉痠痛值及排除乳酸感上,均較對照組減少1至2分(10分為滿分)。
莊指,運動用的壓力衣物,可於運動時或運動後穿着,但需在運動後24小時穿着才能加速康復,並且是低至中強度的壓力衣物對紓緩肌肉痠痛才有效,即衣物的壓力等級由15毫米汞柱(mmHg)至25毫米汞柱,現時市面大部份壓力衣物也屬於此壓力範圍。
壓力過大礙血液回流
要買壓力衣物,莊提醒應根據小腿粗度選擇合適尺碼,穿着後感到輕微至中度壓迫感即可,壓力過大會影響血液回流,影響健康。若穿着後感到「箍住」及麻痹,譬如腳趾有麻痹感,是壓力過大徵兆,也可在運動期間,嘗試脫下壓力衣物觀察皮膚有否發紺,若皮膚顏色異常如變為紫色,應盡快脫下。壓力衣物會增加心臟壓力,有心臟衰竭、曾進行心臟手術及心肺疾病人士,使用前應先諮詢醫療人員。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